近年來,隨著民用無人機的發展,植保無人機也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植保無人機不僅會帶來植保方式的巨大改變,而且會給整個農業生產方式帶來一股巨大的推動力。隨著土地流轉規模的擴大,我國植保無人機產業存在著近千億元的潛在市場,但目前發展仍面臨諸多障礙。
一、植保無人機價格令人望而卻步
價格是當前阻礙絕大多數農業大戶使用植保無人機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國內多數省份尤其是在農業規模化生產條件較好的北方平原地區,植保無人機開始嘗試使用,但是能夠享受到“農機補貼”的省份卻寥寥無幾,一些潛在客戶面對高額價格望而卻步。據了解,國內植保無人機制造商多達100余家,其產品價格參差不齊,但基本保持在5萬至20萬不等。
為此,農業人士迫切希望相關部門把無人機納入農機補貼,這樣便可以降低使用者的購買成本,并希望國家給專業的航空植保服務公司一定的補貼和政策支持。
二、植保無人機配套服務滯后
目前我國植保無人機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大瓶頸,“行業實力不均,配套服務不足”。首先,近年來民用無人機逐漸興起,全國各地均有植保無人機制造企業,但相關配套的產業鏈分布地區不均,因而農戶在植保無人機使用過程中如遇到產品部件損毀等問題,不能及時得到維修或者是維修時間成本很高。其次,植保無人機保險服務今年剛剛興起,不像汽車行業保險業務那樣成熟,還需要不斷完善。
三、行業標準不完善
有專家表示,我國植保無人機產業已經起步,但是目前業內并無明確的行業標準,包括無人機自身技術、性能標準和植保標準。這就使得無人機企業魚目混雜,同時政府也無法出臺確切的支持和扶持政策。據了解,目前我國明確出臺有關民用無人機相關技術標準的省份屈指可數,僅有深圳對于各種業務類型的民用無人機制定了較為完備的標準體系。
四、植保無人機發展趨勢
日本植保無人機已經使用20多年,目前每年更新量約為3000架。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測算,中國如果達到日本目前植保無人機的普及率和使用頻次,年更新量約為30000架,植保無人機價格按50萬元/架測算,年市場規模可達150億元。
用無人機進行噴霧施藥,省時省力省藥,還可在短時間內實施群防群控,特別是在連片規模農場運用過程中,可以及時高效防治病蟲害。同時,使用無人機噴灑作業時,當藥液霧滴從噴灑器噴出時被旋翼的向下氣流加速形成氣霧流,直接增加了藥液霧滴對農作物的穿透性,減少了農藥飄失程度,并且提高靶標作物上藥液沉積和覆蓋率,讓“藥”“水”降下來,治效提上去。
由于采用遠程操縱,減少了人工長時間接觸農藥而產生的中毒。此外,在青壯年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農業勞動力成本的持續提高的情況下,植保無人機的發展,必定對農業的穩定發展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