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的特殊使命
摘要: 一、我認為中國無人機的特殊使命是:為振興中國航空做鋪墊! 二、我想驗證的飛機新技術有3項:1、采用簡單的方法提高動力系統的可靠性。2、采用變阻螺旋槳提高飛機的推重比,減少起降滑跑距離,提高飛機的抗失速能力與抗尾旋能力。3、采用變形機翼降低飛機的失速速度,改善飛機的起降與空投能力。第1項技術成功可以明顯降低飛機制造成本,方便大量生產飛機;第2、3項技術成功,則有望在300米的飛行甲板直接起降60噸的預警機或反潛機。
一、我認為中國無人機的特殊使命是:為振興中國航空做鋪墊!
我認為中國無人機的特殊使命是:為振興中國航空做鋪墊!
世界需要強大的空運能力,中國也不例外。美俄等航空強國具備強大的空運能力,因為他們的發動機與航空材料均遠勝我們。我們也需要強大的空運能力,可美俄等航空強國均不肯以合理價格賣飛機給我們,怎么辦?在此,還是得聽毛主席那句話----自力更生!
以前,我國的航空人也很努力,但可能受美俄的思維束縛,我們的軍機、民機都做得不怎么好,尤其是民機,畢竟人家的設計思維是建立在先進的發動機與材料這些基礎上,我們太依賴人家的思維肯定做出的飛機比不上人家,我們必需另辟途徑,才能生產出物美價廉的飛機平臺。
要驗證新技術,無人機擁有獨有的優點:機上沒有飛行員。所以我們可以采用更多的方法來改進飛機平臺。有些方法由于顧及飛行員的安全,有人機不敢輕易使用,所以肯定還有一些很好的技術沒有用到飛機平臺上。我們大量采用新技術開發、生產運輸型無人機,用于雪地、草原、高原、丘陵與島嶼等地域的運輸,快則3、5年,慢則8、9年,我們肯定能可靠、顯著地提高飛機平臺的性能。那時,也許我國的低空領域已經開放,一些優秀的大型無人機平臺已能快速向有人機轉型,那樣我國的民用航空肯定能快速發展,也有希望快速跟上美俄等傳統航空強國----振興中國航空!
二、我想驗證的飛機新技術
要想驗證飛機新技術,我認為起飛質量在500kg----5000kg的無人機最合適。起飛質量達到500kg的無人機尺寸已較接近真實有人駕駛的飛機,測試數據的可靠性已很高,且成本也較低。
我想驗證的飛機新技術有3項:1、采用簡單的方法提高動力系統的可靠性。2、采用變阻螺旋槳提高飛機的推重比,減少起降滑跑距離,提高飛機的抗失速能力與抗尾旋能力。3、采用變形機翼降低飛機的失速速度,改善飛機的起降與空投能力。第1項技術成功可以明顯降低飛機制造成本,方便大量生產飛機;第2、3項技術成功,則有望在300米的飛行甲板直接起降60噸的預警機或反潛機。
1、國產發動機的可靠性明顯低于美歐先進產品。從網上了解到,國產無人機的故障主要集中在動力系統,所以采用簡單的方法提高動力系統的可靠性,我們就能采用國產發動機,明顯降低飛機制造成本。
2、飛機巡航時升阻比較大,達15----20,巡航時主要任務是減小阻力;起飛時阻力較大,需要增加推力,獲取較大推重比;巡航與起飛,螺旋槳的最佳工作狀態是不同的。變阻螺旋槳類似于汽車變速箱,能兼顧高低速的推力要求。變阻螺旋槳在需要時能提供很大的拉力,提高推重比,減少滑跑距離,同時也沒有一般運輸機那樣容易出現失速與尾旋現象。順便說一句,變阻螺旋槳不是變距螺旋槳。
3、變形機翼在低速飛行時機翼面積可變為巡航時的2~3倍,可顯著降低失速速度,明顯改善起降與空投性能。要把失速速度做到巡航速度的1/5以下,目前的增升系統很難做到,而變形機翼控制好重量后,很容易把失速速度做到巡航速度的1/5以下。
在這3項技術中,前面兩項比較容易實現。具體做法在此就不多說,有興趣的廠商到時再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