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區飛行影響較大的天氣現象有霧、降水、低云、地形雷暴等。
1) 山區多出現輻射霧,它的特點是:生成快、消散快,多發生在秋冬季節的夜間和清晨,隨著太陽升起溫度升高而消失;區域明顯,水平范圍小。當高空逆溫層存在且風力微弱,會使這種霧持續時間較長。山區里的霧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直升機低空突遇時會危及飛行安全。
2) 山地降水與平原相比既強烈又充沛,降水分布不均。當鋒面氣旋等天氣系統移向山地時,由于地形抬升作用,使其中上升運動加強,相應降水也會增強;夏季山區多對流,易形成地形雷暴,陰晴不定天氣多變。
3) 低云對山區飛行的影響不容忽視,由其地形特點、氣流變化所決定的山區低云復雜多變,難以預報。尤其是出現在山谷中的低云,由于山脈的遮擋很難被雷達等探測設備探測到,飛行中也難以發現。歷史上出現的多起直升機撞山事故,大多與誤入低云或霧有關。
直升機在山區飛行受到高度、地形、氣流以及天氣的影響,在山區執行飛行任務時,除參照本咨詢通告 5.5 節的內容外,請參考以下安全建議:
a) 實施作業前確定山區的海拔高度,研究作業區域的地形、山脈走向、常出現的天氣現象,來評估影響飛行的因素及其嚴重程度。
d) 進入山谷前,上升高度來觀察飛行區域內可能出現的霧、低云、降雨等危險天氣并判斷飛行區域的風向風速。
e) 盡量避開降雨區,降雨不但會使能見度降低影響飛行員對外觀察,而且很有可能進入突如其來的低云而失去參照。
f) 避開能預見到的危險地帶,如在山的背風坡觀察到莢狀云或滾筒狀云時,下降氣流和亂流較強,應避開此區域。
g) 飛過山脊后不要立即下降高度,防止遭遇較強的下降氣流而失去控制;飛出山谷后不要過早轉彎,防止進入因山谷地形而形成的渦旋氣流中。
h) 時刻警惕因亂流、湍流影響可能出現的喪失尾槳效應( LTE) 而發生的意外偏轉或渦環。
i) 對于不熟悉丘陵和山地飛行的駕駛員,初始實施作業時,建議采用雙人制機組。
文章轉于“HELLOAIR”訂閱號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全球無人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