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從美國第一次用飛機噴灑農藥防治蝗蟲開始,正式拉開了航空植保的歷史序幕。隨著科技的發展,無人機技術的進步和操控的日趨簡單。如今的無人機,早已在警用、氣象、農林,甚至勘探等民用領域大展身手,應用極為廣泛,無人機的應用已滲透到了社會中的各行各業。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18億畝基本農田,每年需要大量的農業植保作業。據統計,我國因每年防治不及時、病蟲害造成的糧食作物產量損失達10%以上,而我國每年農藥中毒人數有10萬之眾,致死率約20%。植保無人機作業不僅有超高的工作效率,防治效果好,遠距離遙控操作,噴灑作業人員避免了暴露于農藥的危險,提高了噴灑作業安全性,同時能夠大量節省勞動力,節約農業投入成本,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于增加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采用植保無人機進行播種、噴藥、施肥是一種科學、安全的農業植保方式。
《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中明確的“一控二減三基本”方針,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地膜、秸稈、畜禽糞便基本資源化利用。力爭到2020年,實現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
在“一控二減”方面,無人機將發揮巨大作用。采用無人機作業,可直接節約用水量90%,減少農藥30%-50%。
2013 年農業部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現代植物保護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地區發展無人機防治病蟲害。
當前美國、日本等國家已廣泛使用無人機進行植保。在我國,隨著農業植保無人機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性能將進一步提高且成本下降。隨著家庭農場、土地流轉、服務組織的升溫,給農用無人機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農用無人機正在成為農機行業新的亮點和熱點。
更多植保無人機動態就在祥農植保官網:www.xnuav.net/index.html。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全球無人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