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由于控制律設計,傾轉結構設計難度高,且實用性強,可作為國內測繪無人機起降替代性解決方案使用,獲得了全校評委老師的一致認可,以機械類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得26屆馮如杯一等獎。
在該項目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在飛機總體設計課上所學內容,對整機性能像載人量級升級。盡管傾轉旋翼機作為中國目前還不能進行完整可靠設計的飛機項目可供查閱的資料較少,也導致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出現過諸如翼型厚度過薄,飛機重心前后限設計考慮不充分的問題,但我們全組同學根據老師,同學的建議在課程過程中不斷對本組設計進行修改完善,克服了設計中出現的困難。

設計要求
首先我們仔細閱讀了題目的文字敘述,考慮到目前城市飛行器以直升機為主,我們如果想提出一種性能能夠超過現有直升機以及常規通航飛機的設計,就必須在動力形式上,結構布局上有所創新。通過查閱世界目前在研發的一些城市飛行器我們獲得了啟發,提出了一種共軸傾轉旋翼機的設計。目標是達到城市間飛行的性能要求,并在此基礎之上追求性能與需求、成本等因素的權衡。此外,設計還需要運載能力,包括載重量、航程、起降性能;雖然在SRR階段中的討論大多是在定性的層面,但這些方向對后面的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
接著是方案對比工作。通過網上查閱的資料,搜集了眾多的城市飛行器設計方案、數據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對其進行分析和整理,形成階段性的文字材料。最終,與題目要求結合,我們選擇塞斯納172R與常規民用直升機為主要競爭方案,接著通過從網上收集相關資料,整理戰略運輸機新技術方面的相關材料,并將其融入到設計報告之中。
對比機型塞斯納172R:
乘員:1 人
載客量:3 人
長度:8.28
翼展:11.0 m
高度:2.72m
翼面積:16.2m²
空重:736 kg
最大起飛重量:1,113 kg

最后是方案設計工作。結合馮如杯的小型驗證機積累的經驗,我們最終確定了飛翼布局與共軸傾轉旋翼相結合的形式。在起飛階段,三個動力軸上的六個螺旋槳耦合工作,轉換進入平飛模式時,雙前發逐漸傾轉,尾部動力逐步停止工作。在平飛過程中,尾電機停止轉動。平飛向降落轉換過程,雙前發逐漸向垂直方向傾轉,尾部電機恢復轉動,完成垂降。
我們提出了以下設計要求:
類型:小型私人飛機
面向人群:未來城市高端消費人群
使用范圍:城市間飛行
駕駛:1人
載客量:2人
巡航高度:3000m
活動半徑:1000km
最大速度:400km/h
巡航速度:30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