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飛手在操作上稍有不慎無人機就會墜毀,故飛手要時刻盯著無人機操作,這就會經常出現疲勞操作的現象,將加劇上述1-4的問題點出現。
綜上所述,若是植保無人機要想克服上述問題,就必須具備定高、定速、自動航線、仿地飛行以及斷點續航的功能,故專業的植保無人機是不能按照航模的標準操作的,畢竟航模是用來玩,而植保機是為提高生產力的,儼然是不同的兩個概念。故在選購植保機時就必須要考慮植保機的智能自動化程度,否則噴灑效果得不到保障,和沒有噴灑又有什么區別。
“惠”即實惠的惠“惠”,這里主要是考慮到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問題。首先高的效率就代表能在相同的時間能做更多的事,或者做相同的事能更省時。例如我們植保機的載荷任務是噴灑藥液,那么植保機在藥液噴灑完后就需要返航回地面補充加注藥液,再起飛作業,通常加注藥液需要2分鐘時間左右,植保無人機每次載荷10-20L在12分鐘左右就能噴灑完一次載荷任務,每小時就有8-10分鐘的時間浪費在了加注藥液的等待時間上,看到這里有的人會反問:難道就沒有更快捷的方法嗎?當然有,把藥箱做成快拆結構就能在5秒能完成換藥,想想效率是不是又有很大的提升,畢竟時間就是金錢?。?br />

關于成本控制,主要是從人員結構和材料成本以及維修成本上下手。首先看人員上,例如,若是手動操作的機型在使用上一臺機器必須3個人才能完成,1個要負責飛,1個輔助加藥換電池換藥,1個觀測;若是換成自動航線的機型2人就能完成,其中觀測的人員完全可以省略。其次材料成本上,若能現場完成充電循環作業的就可以省下一大筆的電池費用,畢竟電動多旋翼的大頭附屬成本就是電池。再次關于維修成本,這個是由于無人不比拖拉機,拖拉機作業中壞了就停下來檢修,無人機可不行,在作業中壞了就直接從天上掉下來了?;蚨嗷蛏俣紩袚p失,這時候就是考驗機器的時候到了。若是把機器設計成非常漂亮精美的,這一掉幾乎就只能運回廠家去了,接的單子也不能預期完成。而植保市場每年可持續作業的時間非常有限,真的是過時不候,若不能現場維修的植保機,那你就只能多買幾架備用了。同時還要考慮的就是易損件的價格是否合理,別到時候一顆螺絲都是特制的只能從廠家訂購每個20塊,估計你一年辛辛苦苦在田間地頭作業賺的錢基本都是白搭給廠家了。
所以植保無人機不只光是看他能飛,還得看他是否“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