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水稻種植情況」
東北地區是我國水稻的重要產區,總體種植面積大約 7,700 萬畝,其中直播水稻約占 700 萬畝,移栽水稻約占 7,000 萬畝。

水稻田
在大規模的種植基礎上,水稻的高產高效非常重要,產生的價值也非??捎^。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公式了解水稻產量的構成:
產量=單位面積有效穗數 ╳ 單穗實粒數 ╳ 千粒重 ╳ 收回率

通過這個公式可以知道,一般造成產量低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少;
每穗實粒數少,空粒多,秕粒多;
千粒重低,籽粒不飽滿,粒輕。
這幾個因素,按照對最終產量影響程度的排序為:粒數﹥粒重﹥穗數。在了解到這些后,我們進一步了解,水稻產量構成三要素與水稻各個生育期的對應關系。

水稻各生長階段面臨的問題
從為害角度來說,對水稻產量產生影響的為害主要分為草害、病害、蟲害三種,每一種的發生至少會產生 20% 的減產。
「水稻草害防治」
對應水稻草害,我們可以使用下面這些除草劑進行除草。


這里介紹一下惡性雜草防除新技術,我們可以根據水田草相:稗草、稻稗、紅根稻子、雨久花、水白菜;慈姑、水蔥、三棱草等,采用兩段防治法。
第一段防治,我們可以在插秧前 3~7 天進行封閉處理,可以使用的藥劑包括秋之寶、稻思達、西草凈、噁•丁等
在插秧后 10~20 天,我們可以進行第二段處理,可使用藥劑包括墾收、芐嘧•苯噻酰、吡嘧•苯噻酰、二氯苯。
如果還有殘留,需要進行后期補救,我們可以使用 2甲•滅草松、五氟磺草胺。
「二化螟防治及強根壯稈」
在保證有效分蘗數量同時,我們要盡可能控制無效分蘗的發生,防止密度過大,減少紋枯病發生及營養物質浪費,同時強根壯稈。
有效分蘗結束時排水曬田,達到控制無效分蘗的效果。一般對于 12 片葉品種,7 月 1 日暫停灌水并曬田,至 7 月 7 日后恢復灌水,使水稻總莖數達到 620 株/m²。
這段時間,防治二化螟同樣很重要。對于 12 片葉品種,7 月 5 日,可使用優福寬以 6~8 克/畝的藥量均勻噴霧。7 月 28 日時,再使用一次優福寬。而針對二化螟的繁殖特性,我們要將藥物打到水稻下部莖稈。
在這個階段,也要注意水稻的抗倒伏問題。需要根據水稻長勢和氣象條件,必要時采取抗倒伏措施。
「東北水稻病害防治及增產措施」
在水稻拔節初期至灌漿期,我們的重要工作是要保護好水稻的后 4 片葉,以及稻穗谷粒,以保證水稻產量最大化。
東北水稻屬于非蓄積型,后 4 片葉是產量的關鍵因素,后 4 片葉對產量的貢獻分別為:

劍 葉:52%
倒 2 葉:22%
倒 3 葉:7.7%
倒 4 葉:17.7%
后 4 片葉對產量的影響合計達 99% 以上,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研究調查,拿敵穩是防治水稻中后期病害較好的藥劑,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拿敵穩的使用方法。
施藥一般有三個時期:封行期、孕穗末期、齊穗期。我們可以選擇前兩個或者后兩個時期進行施藥,在封行期與孕穗末期,主要預防葉瘟、紋枯病、穗頸瘟、稻曲病;在孕穗末期與齊穗期施藥,主要預防預防稻曲病、穗頸瘟、枝梗瘟、粒瘟。
拿敵穩的用量,通常使用 15 克/畝,如果稻瘟病大規模發生,我們可以使用 20 克/畝的藥量。
噴霧操作時,如果使用人工噴霧,按照 10~20 公斤/畝的劑量兌水;飛機作業則按照 1.3~1.5 公斤/畝的劑量兌水。拿敵穩以早晚帶露水打藥為宜。兌藥時,藥物最好先浸泡 3-5 分鐘并充分攪勻,再行兌藥噴灑。
感謝王義明老師精彩的知識分享。下期云課堂,我們邀請到植保經驗豐富的胖隊長,講解如何解決植保無人機作業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并傳授一些實用技巧。有興趣的小伙 8 月 17 日 19:00 記得準時來聽課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