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無人機研究報告

(三)
世界各國無人機發展情況
美國:掃描鷹無人機,
RQ-1A/B捕食者無人機、MQ-1B/C灰鷹無人機,
A160T蜂鳥,MQ-9收割者無人機,
MQ-8B火力偵察兵艦載無人機,
RQ-4A/B全球鷹/MQ-4C海神無人機
掃描鷹無人機
掃描鷹無人機系統由波音公司與英國因斯特公司聯合研制,全系統包括兩架無人機、一個地面或艦上控制工作站、通信系統、彈射起飛裝置、空中阻攔鉤回收裝置和運輸貯藏箱。該機目前主要用于海上監視與觀察、情報搜集、目標搜捕、通信中繼等各種戰術支援。其攜帶了慣性穩定的光電和紅外攝像機,安裝在萬向架上的攝像機使得操作員能很容易地跟蹤和定位靜止和運動目標,并實時傳回高質量圖像。在4800米以上高度飛行的能力和在戰場上空超過20小時的滯空時間使得這種平臺能進行持續的低高度偵察。
該無人機通過一套氣壓的SuperWedge彈射發射裝置自主升空,進行預編程飛行,或由操作員發出任務指令。回收時依靠天鉤系統,由飛機勾住一根從15米高塔上垂下的繩索。這種回收方式使“掃描鷹”系統不依賴于跑道,只需要一塊與垂直起降飛機所用面積相似的場地即可。掃描鷹無人機于2003開始服役,已伴隨美國海軍陸戰隊為伊拉克戰爭和全球反恐戰爭做出了突出貢獻,執行了多項海上和陸上使命。
掃描鷹無人機
長:1.2米;寬: 3.05米;空重:12千克;任務載荷:3.2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8千克;動力裝置:1個內置發動機;帶動雙葉螺旋槳,功率2.5馬力;最大速度: 207千米/時;最大航程: 78千米;實用升限: 4877米。
RQ-7A/B影子200是美國陸軍于1999年12月選用的一款無人機(此前被稱為戰術無人機)來滿足旅級部隊對無人機的需求,支援地面機動指揮官。該機采用滑軌彈射起飛,借助攔阻裝置回收。機上裝有一套安裝在萬向支架上的光電/紅外傳感器,其圖像可通過C波段視線數據鏈實時轉發。
RQ-7B是RQ-7A的改進型,安裝了高帶寬的戰術通用數據鏈,翼展增大了16英寸,增加燃油容量后續航時間延長到7小時,裝有一臺改進的飛控計算機。2002年9月,該機被批準進入批量生產并形成初始作戰能力,首架于2004年8月交付。具體參數見下圖。
RQ-7A 影子200戰術無人機
長:3.4米;寬: 3.9米;高: 1.00米;空重: 75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149千克;動力裝置:1個38馬力的旋轉活塞發動機;最大速度: 207千米/時;最大航程:78千米;實用升限: 4570米;傳感器:Tamam POP 200/300。
RQ-7可以探測到距離陸軍旅戰術作戰中心125千米外的目標,從2003年開始,影子無人機就在“伊拉克自由戰爭”中給美國和盟國部隊提供幫助。2011年,美國海軍為了滿足阿富汗戰場的需要,在RQ-7B影子無人機的機翼下加裝了一對能用于通信中繼、信號情報和電子攻擊的吊艙,提高了其偵察與攻擊能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影子無人機共出動37000飛行架次,總共飛行超過18萬小時。
RQ-1A/B捕食者無人機、MQ-1B/C灰鷹無人機
美國空軍的RQ-1捕食者無人機,是美軍目前一種重要的遠程中高度監視偵察系統。其來源于1994年的先進概念技術演示(ACTD)項目,1997年轉變為空軍項目。2001年,空軍成功演示了該機使用“海爾法”(Hellfire)反坦克導彈的能力,并因此將其編號由RQ-1改為MQ-1,如MQ-1B、MQ-1C。
典型的捕食者無人機系統包括四架無人機,一個地面控制系統和一個“特洛伊精神II”數據分送系統。無人機本身的續航時間高達40小時,巡航速度126千米/時。飛機本身裝備了UHF和VHF無線電臺,以及作用距離270千米的C波段視距內數據鏈。機上的兩色DLTV光學攝影機采用了955毫米可變焦鏡頭。高分辨率的前視紅外系統有6個可調焦距。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合成孔徑雷達為“捕食者”提供了全天候監視能力,分辨率達到了0.3米的精度。在伊拉克戰爭中,捕食者曾與米格-25交戰,使得該機成為了第一種直接進行空空戰斗的無人機。
MQ-1B無人機是由捕食者無人機改裝而成的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該機可掛載兩枚“海爾法”導彈,在2007年阿富汗戰爭中摧毀了一輛塔利班坦克。而新款MQ-1C灰鷹無人機除了增加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攻擊地面或空中目標的能力外,還具備一定的電子戰能力和隱身能力。
雷聲公司已為美國陸軍的MQ-1C灰鷹無人機提供了兩部網絡電子戰遙控系統,以支持其電子戰能力。這些電子戰載荷將作為機載電子戰系統,對敵方通信系統實施干擾,在反介入環境下為作戰人員提供關鍵的干擾能力。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為MQ-1C灰鷹無人機提供了44部星光廣域監視雷達。AN/ZPY-1星光(小型輕量級型戰術雷達)是一種合成孔徑雷達,重29.5千克,是各種載人和無人機執行關鍵戰術偵察任務的理想裝備。該系統能夠進行全天候大范圍監控、探測固定和移動目標。
RQ-1“捕食者”無人機
長:8.22米;寬:14.8米;高:2.1米;空重:512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1020千克;動力裝置:1×115馬力Rotax 914F;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最大速度:217千米/時;最大航程:3704千米;實用升限:7620米;武器:2×AGM-114地獄火導彈;2×AIM-92 螫刺。
A160T蜂鳥
A160T蜂鳥是下一代垂直起降無人機。基于水面平臺,能執行多樣任務,具有更高的升限和載荷能力,能為特種作戰和海軍陸戰隊的地面行動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具有懸停升限15000英尺、巡航升限30000英尺、有效載荷300-1000磅、負載為300磅時續航能力10小時、巡航速度60節。2008年11月下旬,波音公司研制的A160T無人機在試飛中首次實現了齒輪變速,標志著關鍵技術達到了設計目標。與此同時,波音公司開始向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陸續交付lO架A160T,用于承擔作戰測試與評估。在歷經了長達10年的研制與發展后,A160T已經日趨成熟,正在緊鑼密鼓地驗證各種任務載荷,嘗試逐步擴大作戰用途,發展成為美國軍事行動的新利器。
MQ-9收割者無人機
MQ-9收割者無人機由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研制生產,是捕食者的改進型,主要用于發現和打擊關鍵敏感目標,也可作為情報收集平臺。2001年首飛,2004年開始裝備部隊,每架飛機的價格約為6910萬美元。目前美軍已經大量裝備,數量達112架。
該機的動力裝置為1個提供900軸馬力的TPE331-10GD渦輪發動機,可在5萬英尺(15240米)高度持續飛行超過24小時。機長36英尺(11米),翼展66英尺(20.1米),有效載荷(油、彈)3750磅(1701公斤)。相關參數見下圖。
MQ-9收割者無人機系統中的無人機可使用自身的傳感器跟蹤目標,利用所搭載的輕型空-地導彈和制導炸彈進行攻擊,或將瞄準信息傳輸給其他攻擊平臺。
該機目前使用的傳感器是美國雷神公司的“B型多光譜瞄準系統”(MTS-B),以及一臺合成孔徑雷達和一臺激光測距儀/目標指示器。可使用的武器包括AGM-114型空地導彈和227公斤級的GBU-12型制導炸彈,美空軍還希望能為該機集成227公斤級的JDAM GBU-38和113公斤級的SDB GBU-39型制導炸彈。該機最多可同時攜帶8枚GBU-39。
一套MQ-9系統包含4架無人機、一個地面控制站和一套捕食者主衛星鏈路。綜合傳感器組件包括具有移動目標指示能力的合成孔徑雷達及安裝在一個轉塔內的光電/中波紅外傳感器、一臺激光測距儀和一臺激光目標照射器。該機的機組人員包括一名飛行員和一名傳感器操作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