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0年8月8-10日 地點: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
|||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全球政治、軍事、科技、工業、農業、城市的迅速發展等,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的越來越頻繁且損失嚴重,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帶來對安全、防護、應急、消防、救援的技術、產品與服務等產生巨大的需求。在眾多發達國家,應急產業已成為繼金融、保險、電信后的第四大產業,成為引領新產業發展的方向標。 作為新興產業,應急產業在國內正蓬勃發展。隨著應急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及各項國家支持政策、規定的陸續出臺,應急產業已呈現快速發展勢頭。預計在未來數年,國內市場將迎來應急產業的快速成長期,2018年,應急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24萬億,2025年,應急產業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82萬億。 目前我國應急產品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應急產品體系,產品種類多達上千種。在預防準備領域,已經形成了應急物資儲備系統、應急管理系統、應急培訓演練、應急物聯網、應急探測評估、應急風險評估等6大類近百種產品。在監測預警領域,已經形成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及社會安全監測預警系統等4大類近百種產品。 智慧城市對應急需求,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的建設能夠有效提升相關部門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并且對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不受威脅、財產不受損失、環境不遭破壞、和諧社會的構建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以及其它一些危及生命健康或財產安全的事件發生時,對應急服務或應急產品的需求具有不可或缺性。 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為了配合國家十三五規劃及“一帶一路”,促進應急產品、技術和服務在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推進行業發展與產業融合,提升我國處理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人民對安全防范的意識和應對,造福人類社會。組委會聯合行業權威主管部門共同打造2020中國(廈門)防災減災與應急救援技術裝備展覽會,展會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智慧應急•科學救援”為主題,全力打造行業交流平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1、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3號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國辦發[2017]2號文件)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應急產業培育與發展行動計劃(2017-2019年)》的通知明確了“發展應急產業是提高公共安全基礎水平的迫切要求,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內容,是提升應急技術裝備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并對加快發展應急產業提出了具體要求和目標。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為應急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2、2018年10月10日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研究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問題時強調,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堅持預防為主、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國際合作,協力推動自然災害防治,強化綜合減災、統籌抵御各種自然災害。 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進行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發揮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特色和優勢,借鑒國外應急管理有益做法,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要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堅持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要加強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提升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要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健全應急預案體系,落實各環節責任和措施;要加強應急隊伍建設;要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推進應急管理科技自主創新;要加大先進適用裝備的配備力度,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提高突發事件響應和處置能力;要適應科技信息化發展大勢,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提高監測預警能力、監管執法能力、輔助指揮決策能力、救援實戰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 4、國家應急產業發展相關文件及習近平的講話精神,必將帶動我國在災害防治中的科技運用、產業發展、應急管理等方面的發展,也將帶動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讓企業更多好技術、好產品、好創造應用到新的產業領域中,為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強力保障。
1、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這是一個基本國情;同時,我國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易發多發,影響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福建是中國四大地震帶之一,緊鄰全球最活躍的臺灣地震帶,與日本均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是全國地震和海嘯重點監視防御區;森林覆蓋率為66.80%,已連續40年位居全國首位,全國六大林區之一,更是我國重點森林火險防區;福建礦產資源豐富,由于地形獨特,對礦業生產安全防范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福建山多水長,僅閩江年徑流量就遠超黃河流量;海岸線全國第二、海洋面積13.6萬平方公里,兼受大陸與大洋氣候相互影響,臺風、泥石流等災害種類多、出現范圍廣、活動頻率高,是全國氣象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福建航運也發達,國際船舶通行繁忙擁擠,同時依托眾多的深水良港,石化產業星羅棋布,另外還擁有三座核電站及各類發達的工業生產制造工。綜上所述,在森林防火、洪澇災害、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以及海上救助、礦產安全、石化核電安全、各類工業生產安全、城市突發事件、疾控預防等全方位防災應急和救援管理錯綜復雜,對防災應急救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帶來對防災應急救援技術、產品與服務等產生巨大的需求。 2、福建擁有一個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福建龍洲工業園區),同時在應急產業領域涌現出一批知名品牌企業和優質產品,在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幾年來福建十分重視應急產業發展,在應急電源、應急車輛、消防器材、電子信息安全產品等方面發展快速,福建省應急產品在抗擊臺風暴雨、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支援汶川抗震救災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重要地位與作用日益突顯。 3、福建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的優勢,將以東南亞為代表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作為應急安全產業“走出去”重點領域,輸出智力、技術、設備等。借助“一帶一路”東風發展福建經濟,同時也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推進保駕護航。 4、根據推動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的經濟協作和產業協同發展戰略規劃,廈門主動對接協調發揮牽頭服務作用,帶動和促進我省我市應急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5、廈門作為改革開發的前沿城市,國家交通樞紐中心城市,擁有國際展覽聯盟認證、高標準的會展軟硬件設施和服務質量,在此辦展能為客商帶來更好的商業交流和貿易的良好平臺。 |
展會主題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智慧應急、科學救援
時間地點 |
一、展覽時間安排
1、布展時間:2020年8月6~7日 9:00-17:00
2、開幕時間:2020年8月8日 9:00-09:30
3、展出時間:2020年8月8~10日 9:00-17:00
4、撤展時間:2020年8月10日 14:00-17:00
二、展覽地點
1、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A3/A4展館
2、展覽面積:1.6萬平米
三、論壇時間::2020年8月8-9日 9:00-17:00
展品范圍 |
◆應急管理信息化:應急管理與指揮調度、地理衛星技術、氣象信息技術、應急通訊設備、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
◆災害預警監測:各類自然災害、核電及石化安全、礦業及其它工業生產安全等預警監測技術設備;
◆空地救援:直升機、無人機、通用機場、空地救援設備;
◆救援裝備保障:機器人、生命探測儀、特種車船、消防車輛、清障破拆設備、防洪防澇設備、安全生產防護、個人防護應急用品、后勤保障及其它救援裝備;
◆智慧消防:智慧消防系統、互聯網+智慧消防、消防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消防站建設及其它消防器材與裝備;
◆水域救援:救生船艇、智能救生設備、通訊設備、儀器設備、潛水打撈用品及其它水域救援裝備等;
◆衛生應急:公共衛生監測與預警、防疫應急、疾控應急、院前急救、臨場急救技術設備、基因檢測與采樣、醫用物資、醫療器械及其它衛生應急儲備等;
◆交通救援:交通救援車輛、交通指揮處理裝備、交通安全設備、智能交通管理技術;交通信息通信系統;
◆軍民融合: 軍民兩用應急技術及產品;
◆產業服務:應急產業園區招商及運營管理、產業投融資機構、保險服務、各類救援服務機構、公益慈善組織、安全教育培訓服務、應急知識宣傳普及等;
◆國際展區:國外救援技術裝備等
會議論壇 |
中國應急管理及應急產業發展(廈門)論壇
主要議題:
1、應急信息化及通信產業發展 2、空地協同應急救援
3、智慧消防 4、地震監測預警
5、海洋災害防治 6、中國衛生應急與管理
備注:議題和出席嘉賓將根據實際情況以公布為準。
展會亮點 |
1、專業性強:以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為主題,針對性強、目標明確。
2、辦展規格高:政府主管部門主辦、權威專家共論、行業商協會共辦。
3、政策支撐:國家部委多份文件指明發展應急產業的重要性、迫切性。
4、區位優勢明顯:毗鄰浙粵贛及港澳臺地區,影響輻射到東南亞及海上絲路沿線國家。
5、專場演練:為專業客商定制專場演練,實操設備品質性能和救援技術服務等內容。
6、服務對接:組建專業觀眾邀請團隊,按展商所需主邀技術開發、產品購買、政府部門等人士到場觀摩學習及商務采購,保障觀眾數量和質量,一對一服務。
7、權威發布:展會信息由權威媒體的發布并做系列跟蹤報道,提高展會影響力。
8、國際性:聯合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駐廈領事館、日本中央災害防止協會及其它駐華使館協同辦展辦會及產品采購。
產品采購及產業對接 |
1、現場采購會:聯合各用戶單位,現場采購簽約。
2、投融資活動:為企業發展提供多項孵化及投融資服務。
3、產業對接和招商引資:聯合15個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參與。
配套活動 |
1、設公益宣傳展區,邀請知名專家對各類災害事故應急處置知識現場演示。
2、應急救援技能大比武。
3、安全生產活動月宣傳活動。
4、產品義賣捐贈活動針對消防應急救援隊伍的困難家庭。
5、印制安全防范應急小冊,走進社區及大型公共場所、展會現場進行免費發放,普及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的相關科普知識。
參展手續 |
1、參展單位詳細填寫好《參展合同表》并加蓋公章,郵寄或傳真至組委會;
2.報名后,參展單位必須在7日內將參展費用匯入組委會指定帳戶;
3.展位安排以“先申請、先付款,先安排”為原則,組委會有權對少量展位予以調整;
4.參展單位代表住宿及展品運輸,組委會將另行通知。
參展費用 |
1. 展位收費:
|
標準展位(3m×3m) |
角標準展位(3m×3m) |
光地(最少36 m2) |
國內企業 |
8500元/個 |
9000元/個 |
800元/m2 |
國外企業 |
2000美元/個 |
2500美元/個 |
200美元/m2 |
注:標準展位含楣板一塊、射燈兩盞、洽談桌一張、椅子兩把、一個紙簍、可容220V/5A電源插座一個,訂光地的展商自行負責展位布置的所需費用并需向展覽館繳納特裝管理費(詳見《參展商手冊》)。
2. 會刊廣告:
封 面 |
封 二 |
封 三 |
扉 頁 |
封 底 |
彩色內頁 |
黑白內頁 |
18000元 |
12000元 |
10000元 |
8000元 |
15000元 |
5000元/版 |
3000元/版 |
3. 其它廣告
參觀券 |
豎 幅 |
彩虹門 |
手提袋 |
胸牌 |
展場廣告 |
5000元/萬張 |
6000元/條 |
6000元/個 |
10000元/千個 |
20000元 |
12000元/面 |
活動贊助 |
1、贊助冠名機會:方案及回報另行向組委會索取。
2、技術交流會:(第1小時)3800元/場,每增加1小時加收1000元,參會單位均可申請舉辦,主題自定。
3、其它:開幕交流晚會及節目等。
觀眾邀約 |
1、政府部門:應急廳/局、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煤監局、地震局、氣象局、海洋局、自然資源廳/局、安監局、中毒控制中心、化學事故應急救援中心、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衛生健康委員會(衛生應急辦公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科技部、工信部、國防科工局、民用航空局、鐵路局(應急管理辦公室)、能源局、民政部、交通運輸部、海上搜救中心、救助打撈局、防汛抗旱辦公室、人民防空辦公室、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海洋局、核應急響應技術支持中心、軍委后勤保障部、軍委裝備發展部、中央及各地救災物資儲備庫等相關職能部門。
2、軍民融合相關:國防、軍工、航空、航天、兵器、艦船、雷達、電子、核工業等各軍工企事業單位、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內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
3、地方政府:各省/市(縣)經信委(局)/國防辦、工信局、應急產業園區、招商局(投促局)、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產業園區/基地等。
4、企事業單位:各企/事業生產經營單位、國有控股企業、大型集團企業組織參展參觀。
5、行業協會:應急協會、安全生產協會、防災協會、消防協會、災害防御協會、無人機產業協會、中華保全協會(臺灣)、中華海峽兩岸救援協會等行業相關協會。
6、救援隊伍: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多省)、中安救援、國家緊急醫學救援、紅十字救援、藍天救援、中國國際救援隊、曙光救援隊以及全國各地其它應急救援隊伍。
7、國際機構:駐華各國使館商務處、領事館以及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歐洲各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災害管理機構和民用航空應急救援聯盟、亞洲災害預防中心、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日本)、亞洲防災中心、ICRC、UNISDR等。
8、其它:科研/生產/設計單位和用戶,建設施工單位、工程商、代理經銷商,房產開發商、物業、機場、石油化工、造船、礦山、電力、建筑設計院等。
展會推廣 |
組委會觀眾組織部門,整合資源通過報刊雜志/新媒體/新聞發布會/大數據/人員地推/戶外廣告/電視廣播媒體/網絡媒體等多方面,力邀專業客商到場觀展參會,確保展商參展參會的效果。
組委會辦公室 |
通訊地址:廈門市湖濱南路388號廈門國貿大廈43樓 郵編:361009
展會咨詢:0592-5066005 5178609 傳真:0592-5066005
官方網站:www.xmyjz.com.cn E-mail: 979558429@qq.com
聯 系 人:涂飄洋 182 5088 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