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3-08-10??來源:網絡??作者:全球無人機網
我要投稿我要評論
RQ-1"捕食者"是Tier2"捕食者"的軍用編號,系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研制的中空長航時無人駕駛飛機,是"納蚊"750的加大型,主要用于小區域或山谷地區的偵察監視工作,可為特種部隊提供詳細的戰場情報。另外,它還可從云層下選擇可視圖像和全速率的視頻型號。該機1994年7月首飛,1995年7月,曾被部署到波斯尼亞上空搜集情報,為聯合國作戰指揮部及時提供所需情報,并監視和中轉顯示敵方行動的圖像,同時還跟蹤運動中的地對空導彈系統。空中值勤120天,完成任務128項,飛行時間長達850小時。該機機長8.13米,機高2.21米,翼展14.85米,最大平飛速度202千米/小時,巡航速度130千米/小時,活動半徑805千米,實用升限7010米,續航時間(在活動半徑內)24小時,最大續航時間40小時,空重35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850千克,任務設備重量204千克,燃油重量295千克。裝有一臺 Rotax912四缸二沖程活塞式發動機,雙槳葉可變槳距推進式螺旋槳,功率63.4千瓦。任務設備裝有光電/紅外偵察設備、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全天候合成孔徑雷達、情報信息設備、激光指示器、成像傳輸和視頻分配系統等。該機可全自主飛行,也可由預編程序控制。采用利頓LN-100gps/INS導航系統。G/H波段數據鏈。該機系標準輪式起飛和著陸,緊急情況可傘降回收。今年2月和5、6月,美國空軍分兩個階段進行了"捕食者"無人機懸掛 "海爾法"激光制導導彈攻擊地面靜止目標的系列武器試驗。2 月份,進行了第一階段試驗:"捕食者"無人機在610m高度從機上發射"海爾法"導彈,先后以地面激光照射/惰性彈、本機激光照射/惰性彈和本機激光照射/實彈三種組合攻擊地面靜止目標坦克,結果3發3中。5、6月份,進行了第二階段試驗:在更高高度--610~4570m(包括1520m)進行了16次"捕食者"/"海爾法"攻擊地面靜止目標試驗,結果有些命中有些脫靶。下一步怎么辦?美國空軍正在尋求改進其它的"捕食者"以便進行武器試驗。由于大而過時的"海爾法"C導彈只要一飛到超過610m的使用高度就喪失截獲目標的能力,因此美國空軍官員想引進的"海爾法"K導彈。據稱"海爾法"K導彈能夠從4500m高度截獲目標。它裝有數字自動駕駛儀,在飛行中能夠重新編程攻擊新目標。(628)
?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全球無人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