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防務新聞》2004年4月6日報道] 聯合航宇(Allied Aerospace)公司無人機——iSTAR無人機已經在加州空間與海戰系統中心機器人試驗場成功地進行了幾次全自主飛行。
兩分鐘的飛行包括自動起飛、懸停、幾個航路點控制飛行和在規定的目標點著陸。在無人干預的條件下完成了所有機動飛行,而且這架直徑29英寸(74厘米)的無人機向遙控地面站中繼發回了實時彩色圖像。在過去的幾個月里,聯合航宇公司的該無人機一直在進行例行地自主飛行,但是在安全系留繩幫助下。
該無人機最初的構想是一種垂直起飛和著陸的函道風扇監視系統,已進行了幾百小時的地面和飛行試驗。這種設計概念簡單且有效,采用了輕型復合材料結構技術。它的結構包括一個外函道(內裝風扇系統)、中機身(裝航電設備和子系統)、固定靜子和由作動器驅動的活動導流葉片(推力矢量控制)。發動機安裝在中機身,油箱位于函道的前部。函道風扇能使飛機垂直起飛、懸停,然后應用函道作為“環翼”,旋轉進入近水平飛行,復位進行懸停和垂直著陸。在機頭、機尾或函道內可安裝各種監視和探測傳感器有效載荷。
聯合航宇公司無人系統主管Gary Downs說:“該無人機的應用范圍很廣。我們的項目不僅引起了軍方關注,而且許多民用部門也表示了興趣。”(中國航空信息中心 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