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每日防務》2006年5月18日報道] 5月16日,美國空軍在美國《聯邦商機》(FBO)網站發布了一種無人機(uav)的系統需求文檔(SRD)草案,提出需要一種可由單獨行動的戰場空勤人員操作的小型手持式發射UAV來越過山丘搜集實時圖像情報,以召喚空中打擊和進行戰斗毀傷評估(BDA)。美空軍在草案中將該UAV稱為“戰場空中瞄準微型無人機”(BATMAV),并稱打算到2009財年總共購買221套BATMAV系統。美空軍希望,該系統可使其戰場空勤人員在視線(LOS)和超視線(BLOS)范圍內,獲得全天時的實時偵察/監視/目標捕獲(RSTA)與BDA能力,即使在都市和復雜地形作戰環境中也是如此。
根據該草案,操作BATMAV系統的人員都屬美空軍編制,包括其特種作戰部隊的成員。后者可在地面為空中力量提供目標指示。美空軍打算在2007財年購買首批30套BATMAV系統,在2008和2009財年再分別購買75套和116套。它計劃在5月30日左右發布招標書,6月進行標案收集、評估和遴選工作。每套BATMAV系統將包含2架微型無人機,1個地面控制站,可互換的晝間和夜間攝像機載荷,1個運輸容器和1套操作人員組件(包括電池組、外場修理設備和手冊)。美空軍將系統中的UAV稱為“自主式微型無人機”(AMAV),戰場空勤人員將通過1臺基于便攜式計算機的地面控制站,通過定向和全向天線與它建立通信聯系。其中,全向天線應是可穿戴式的,能在移動中使用和取下來時使用。
美空軍稱,BATMAV系統將繼承和發展其“戰場空中瞄準攝像機-自主式微型無人機”(BATCAM)系統的能力,后者在2001年“9.11”事件后即投入服役,支援了美軍的全球反恐戰。BATMAV系統的設計將反映出美空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作戰中所獲得的經驗教訓,其體現包括具備BLOS能力、續航時間更長和在低能見度環境下具有更強的視頻攝像能力等。美空軍還希望該系統的重量和體積能夠減小,以減輕其空勤人員負擔。此外,它還希望BATMAV能具有很好的野戰適應性,可在外場維修,能由1名操作人員攜帶、徒手發射、使用和回收。該系統應能使用可互換的任務載荷,通過采用標準化的接口實現晝/夜偵察載荷的互換,以及兼容未來的新產品。
與匆忙投入使用的BATCAM不同,美空軍稱它將通過標準的聯合軍種采辦程序來推進BATMAV項目。該系統將符合美國國防部2005年版無人機系統路線圖中所提出的頻譜要求。美空軍還要求,由BATMAV獲得的信息可通過數字傳輸方式送往指揮與控制中心、其他飛機和炮兵單位,并能與其他裝備所獲得的信息融合,以幫助完成目標瞄準和任務規劃。最后,BATMAV購買合同將采用不確定交付時間/不確定交付數量形式,這樣其他軍種或機構就也能通過同優先等級的合同采辦該系統。(中國航空信息中心 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