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每日防務》2006年7月20日報道] 昨天,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本屆范堡羅航展上首次公開了其“臭鼬工廠”(Skunk Works)秘密研制的一種低可探測性高空長航時信息無人機(戰略偵察無人機)驗證機——“臭鼬”(Polecat,見圖)。此前,“臭鼬工廠”新型uav(無人機)的研制工作一直處于保密狀態,人們只知道其正在研制的高空長航時UAV是以其已下馬的“暗星”(DarkStar)戰略偵察UAV為基礎,因此俗稱為“暗星之子”(Son of DarkStar)。該公司官員表示,在這次航展上公開這個保密項目是公司提高公眾了解計劃的一部分,按該計劃,洛·馬公司將慢慢地公開其一些鮮為人知的能力,并使公眾意識到它在UAV領域(而不僅僅是在有人駕駛飛機領域)也是一個主要的競爭者。
按洛·馬公司透露的情況,“臭鼬”已經試飛過,目前正在進行改造,以在今年晚些時候進行額外的試飛。該機與“暗星”和英國“科萊克斯”(Corax)一樣采用無尾布局,用來驗證和確認既可用于未來高空長航時監視平臺、也可用于未來隱身超聲速攻擊飛機的技術。該機從設計到首飛在18個月內完成,研制投資只有2700萬美元。該公司透露的“臭鼬”有關數據和特點是:翼展90英尺(27.4米),全重約9000磅(4082千克),設計巡航高度6.5萬英尺(19812米)。發動機采用2臺威廉姆斯國際公司的FJ-44-3E,推力6000磅(2668拾牛),使該機可攜帶1000磅(453.6千克)的有效載荷。機體主要采用復合材料制造,應用了來自沖浪板制造業的技術。該機采用了隱身外形設計,但目前并未采用任何吸波材料。
洛·馬公司的官員表示,啟動“臭鼬”的研制主要有三個考慮,其一是證明“臭鼬工廠”的快速原型機技術和對制造一架復合材料飛機所需制造工藝的熟練掌握;其二是確認在高空持久使用所需的空氣動力性能;最后是獲得全自主飛行控制、尤其是自主起降方面的經驗,并且這種自主性還包括在需要降低可探測性時,通過飛行控制軟件使UAV避開自身的凝結尾跡。該官員還表示,“臭鼬”使用的任務規劃軟件繼承了F-35“閃電”Ⅱ(Lightning Ⅱ)多用途隱身戰斗機和AGM-158 JASSM(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的作戰飛行程序(OFP)或任務規劃軟件中的創新技術。
洛·馬公司的官員還表示,“臭鼬”最近的一系列試飛是在大約5個月前完成的,工程師們目前正在為其安裝新設備,以探究機載尾跡回避系統的性能和對包括保形陣列在內的天線進行試驗。下一輪試飛預計將在11月左右進行。(中國航空信息中心 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