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飛行國際》2006年9月26日報道] 南非先進技術與工程(ATE)公司披露了其正在研制的一種新型手持發射、電推進的短程uav(無人機)。該機被命名為“珩鳥”(Kiwit,南非語“Kiewiet”的派生詞,相當于英語的“Plover”),針對非洲環境設計,考慮了軍民兩用性。
ATE公司在研制“珩鳥”時強調低的單價和快速樣機(rapid prototyping)途徑。該機從今年5月開始研制,首架原型機在6月底即實現首飛。在本屆非洲航宇與防務展(于9月20日至24日在南非開普敦舉行)上,ATE公司展示了第3架原型機,這也是該機首次公開亮相。接下來,ATE公司將繼續推進對該機的快速螺旋式漸進升級改進。該公司有關官員認為,壓縮開發進度是“珩鳥”項目達成低成本目標的關鍵,為實現此目的還注重采用民用部件和低成本制造工藝。該機的機身設計成全復合材料的模塊化結構,目的是在外場條件下實現快速組裝和拆卸,此外還可通過更換新模塊來實現系統的快速升級。
在本屆非洲航宇與防務展上展出的那架原型機的布局與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云雀”(Skylark)相似,在細長的流線型機身下安裝有一個傳感器轉塔。ATE公司尚未公布該機生產型的數據,所展出的原型機翼展約為1.8米,機長約1米。整個主翼可拆成兩個部件,中機身則是直徑約為4厘米的復合材料管形結構,電動發動機安裝在機頭。尾翼采用V型布局,插入后機身的槽中。ATE公司的官員表示將可能對當前布局進行進一步改進和優化,并將在3個月內制造和測試一架預生產型機。該機的使用半徑約為5000米,續航時間約1小時,將采用1臺加固的便攜式計算機作為地面控制站。該機既可實時下傳探測和監視數據,也可先將這些數據在機上存儲,回收后處理。后一方式估計在民用市場更有前途。ATE公司還希望將系統操作人員的訓練要求降到最低,為此采用了通過自行試用即可上手的任務規劃系統,其中導航采用航路點設置。
ATE公司還為南非陸軍研制了“禿鷹”(Vulture)戰術UAS,該采辦項目目前正推進到批量生產階段。(中國航空信息中心 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