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航宇防務網
這是無人機首次降落在一個多任務(防空戰、反潛戰和反水面艦戰)水面戰斗平臺上,“奧斯汀”號是“哈里·S·杜魯門”航母打擊群的一部分。
“我們在此用于飛行試驗的無人機被稱為‘掃描鷹’,”約翰·尼科爾森,“掃描鷹”團隊領導兼波音公司駐場代表說。“從過去到現在,我們曾在不同的平臺上使用過‘掃描鷹’,這些平臺包括兩棲攻擊艦(LHA和LHD)、兩棲船塢運輸艦(LPD)、兩棲船塢登陸艦(LSD)以及高速船。”
“掃描鷹”的主要任務是為“奧斯汀”號驅逐艦和“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提供情報、監視和偵察(ISR)支持。
“‘掃描鷹’對于這艘艦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裝備,對于海軍來說也同樣如此,”“奧斯汀”號驅逐艦指揮官埃里克·維列蒙(Eric Weilenman)中校說。“它可以讓我更多地感知艦船周圍的情況,并確保我的檢查、登船、搜查、抓捕小組了解周圍的環境。這是因為無人機能對感興趣的船舶進行主動識別,允許我向我的準備登船的艦員們傳遞準確的安全信息。”
處于飛行狀態的“掃描鷹”能提供實時的、高質量視頻圖像,幫助構建并保持一個經過鑒別的海上圖像,并進一步增強對海域的態勢感知。
試驗中由合同承包商操作無人機,與此同時,海軍情報專家和飛行甲板人員與非軍人工作人員并肩工作。
“我們的工作以數據采集為基礎,我命令無人機操作員瞄準什么目標,觀察什么地方,”“奧斯汀”號上的情報官,首席情報專家羅杰·惠廷頓說。“我們的任務是搜集情報,而他們的任務是操縱飛機。”
“掃描鷹”長4英尺(
不管是在白天還是在夜晚作業,“掃描鷹”都能夠攜帶一臺光電或紅外攝像機,使操作員能夠很容易地跟蹤靜止的和移動的目標。
作為“掃描鷹”的1名導航員,預備役海軍少尉斯科特·哈曼描述了無人機的發射與回收過程。
“‘掃描鷹’由一個氣動楔形彈射器發射,飛行由預定程序的計算機文件控制,或由操作員(比如我)來初始裝定任務,”哈曼說。“當回收時,我們利用所謂的‘天鉤’系統,無人機將鉤住一根從
維列蒙對在艦上配備更多的無人機保有很高的期望。上一艘部署“掃描鷹”的“卡特·霍爾”號(LSD 50)完成了19次飛行任務,總計933個飛行小時。維列蒙希望打破這一紀錄。(中國船舶信息中心陳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