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由民政部減災中心推動,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牽頭成立的“Quickeye”(快眼)應急空間信息服務中心在中國科學院遙感所數字地球演播廳舉辦揭牌儀式。Quickeye(快眼)成為中國第一個面向全國的商用應急空間信息服務中心,為地震、火災、防汛檢查、氣象監測等各個方面的應急機構提供及時、可靠、專業、全面的空間信息服務及空間應急預案。該應急空間信息服務中心Quickeye由北京國遙萬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日常運營、管理。
我國首個應急空間信息服務中心Quickeye成立揭牌儀式
Quickeye(快眼)最大的特色,是結合衛星遙感和無人機遙感,為災害管控和評估提供全新的遙感解決方案。該中心投入運營后,不僅能夠為客戶提供7×24小時緊急呼叫響應服務,還可以提供最短1小時的應急無人機遙感服務。此外,Quickeye(快眼)服務遍及全國各個省市,擁有其他遙感服務提供商不可比擬的優勢,為目前全國唯一全覆蓋提供商。
在08 年年初的雨雪冰凍災害中,國家民政系統第一次將無人機遙感資料應用于救災搶險,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汶川大地震中的抗震救災過程中,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副所長趙忠明帶領專家小組使用Quickeye(快眼)的技術和無人機設備深入受災區一線,獲得了大量災區高分辨率航空遙感影像,為救援部門快速及時地了解人員傷亡,災區的房屋、道路等損毀情況,以及滑坡、崩塌、堰塞湖等地震次生災害的分布和動態變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汶川地震后,國內業界此次普遍對無人機遙感的看法有了比較大的改觀,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在類似的災害監測中,無人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再是可有可無了。”趙忠明說。
目前,在歐美國家,運用無人機遙感進行災害調查等已成為應急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塊,美國利用無人機遙感在海嘯、火災等多個領域進行自然災害監測及調查,日本減災組織運用無人機遙感監測火山爆發,抵達人們難以進入的地區快速獲取現場實況,對災情進行評估。
然而在國內,應用無人機遙感進行應急監測工作是一個新的領域。無人機遙感與衛星、載人航空等現代遙感平臺相比,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無人機非常適合高危地區的探測。災區的交通和通訊設施通常會受到嚴重破壞,救援人員無法抵達,無法及時、客觀地了解災情。但借助無人機能夠快速飛抵災區現場, 獲取災區影像數據。而且其飛行速度快,巡查次數多,能夠使救災現場工作組的調查能力大大增強,并且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它能很好地適應目前民政救災的應急工作模式, 能加強現場工作組的應急數據采集和數據傳輸能力。
此外,無人機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它體積小,重量輕,可隨時運輸和攜帶。它對起降的要求低,隨時飛降。無人機一般在云下低空平穩飛行,彌補了衛星光學遙感和普通航空攝影經常受云層遮擋獲取不到影像的缺陷。無人機遙感的大規模運用可以解決傳統衛星遙感重訪周期過長、影像清晰度差、應急不及時等問題。
目前,無人機遙感應用于防災救災領域在我國正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部門并沒有足夠地重視,從而導致無人機遙感應用較少,常常錯過了災情監測的最佳階段。相信Quickeye(快眼)的成立將進一步完善我國防災減災應急系統,給防災減災工作帶來新武器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