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日從國家測繪局了解到,我國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國產低空無人飛行器航測遙感系統,為國家應急救災、國土資源監察等提供便捷高效的數據獲取手段。
據介紹,低空無人飛行器航測遙感系統是高分辨率及高精度遙感影像獲取和處理的新技術。它以無人駕駛飛行器為飛行平臺,負載數碼相機、數碼攝錄機等數字遙感設備進行拍攝和記錄,通過遙感數據處理技術進行影像的同步傳輸,以實現對地理信息的實時調查與監測。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測繪局局長徐德明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地理信息事業的飛速發展,以衛星遙感和普通航攝技術為主的測圖手段由于數據獲取能力不足和現勢性差的技術局限,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經濟建設的基本需要。而低空無人飛行器航測遙感系統以低成本、高效率地解決小范圍、全天候、高現勢性的地理信息數據獲取問題,以其機動靈活、適用范圍廣、安全高效及操作簡便的特點在數字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測繪保障、災害應急與處理,重點工程建設、國土監察、資源開發等領域初露鋒芒,成為我國現有測圖手段的有效補充。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四家單位共10余個型號的低空無人飛行器航測遙感系統產品通過了國家測繪局的科技成果鑒定。與衛星遙感和普通航測技術相比,低空無人飛行器航測遙感系統可進行低空飛行作業,一方面降低了對天氣的依賴,另一方面可以形成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影像信息。對比國外100多公斤的相機與穩定平臺,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組合的相機系統總重量僅有15公斤,航拍面積一般可達到100平方公里以下。此外其制造成本遠遠低于衛星遙感和普通航空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