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4月7日上午11時46分,在500千伏川泰Ⅰ、Ⅱ線雪野湖段,隨著操作人員一聲指令,一架長不到3米、高不到1米的無人駕駛直升機平穩地飛向川泰Ⅱ線88號塔,按照預設的三維度對輸電線路、鐵塔進行拍照和視頻拍攝,并將檢測到的數據和圖像實時傳輸到地面測控車的監控后臺上。
這是山東電網首次使用無人機巡檢,也標志著由山東電力集團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同步智能電力線路無人飛行巡檢系統,首次在帶電線路上成功試飛。此次試飛共15分鐘,巡檢1.6千米線路、6基鐵塔,巡檢區域地形復雜,對無人機巡檢系統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測試。
智能無人機巡檢系統分為無人直升機平臺和檢測系統兩部分,無人直升機平臺負責完成飛行任務,檢測系統負責完成輸電線路和桿塔的檢測。該系統可對110千伏—750千伏輸電線路巡檢,每次飛行時間可達1小時,每小時巡檢線路20千米。每飛4個架次相當于出動20名巡線員一整天的工作量,而且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應用前景廣闊。
據介紹,我國現行的輸電線路巡視、檢修、維護模式,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差、勞動效率低,已不適應電網發展和管理的需要。2009年1月,國家電網公司正式立項研制無人直升機巡線系統,承擔這一任務的山東電力集團公司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成功研發出這套系統。目前,無人機巡線系統已實現了一鍵式自主升降、航線自動跟蹤、軌跡實時展示、三維程控飛行、可見光與紅外雙重測試、自動巡檢、多路雙向同步傳輸、安全預警策略、紅外熱圖分析等九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