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飛行國際》2010年5月19日報道,澳大利亞研究人員計劃年底前驗證一種自動分區管理系統(ASMS),他們希望借此可以讓有人和無人機分享較大和復雜的空域。
澳大利亞航天宇宙自動控制研究中心(ARCAA)瑞斯·科魯斯說,截至目前為止,在昆士蘭州京加洛伊進行的ASMS飛行試驗已經表明:“該系統可以完成比我們最初設想的、更復雜的想定。”他希望年底前可以在直徑10海里(18.5千米)的空域內,驗證分離50架真實和模擬的飛機。波音研究和技術部門聯合ARCAA參與了“智能天空”項目,全民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和昆士蘭州科技大學聯合投資了該項目,計劃能實現30架飛機的管理。
合作者們正在開發3個關鍵技術:ASMS,避免有人和無人機與動態和靜態障礙物發生碰撞的感知和行動(SSA)系統;運用經濟實惠的雷達和依靠監視系統的移動飛機跟蹤系統。SSA飛行試驗采用ARCAA的無人直升機作為主要試驗平臺,重點針對靜態障礙物的規避,例如:樹木、建筑物和電線。SSA系統采用了集成激光掃描和立體聲成像系統,構建周邊環境的態勢感知。然后,路徑規劃和圖像搜索算法驗證一條避免碰撞的優化路徑。還將采用ARCAA“陰影”和“火烈鳥”無人固定翼飛機作為試驗平臺,對SSA系統進行它機規避碰撞試驗。試驗平臺采用機載攝像機和全新的圖像處理算法,實現分離策略。去年年底,合作者們已經收集足夠的數據,分析了硬件傳感器性能,以及為研究者提供較大范圍內的真實傳感器數據。隨后,在算法修正和自主閉環試驗中,SSA系統必須在無人輸入指令的情況下,探測和規避障礙物以及其他飛機,這些試驗允許通過感知和行動性能,集成到全球ASMS中。
科魯斯表示,雖然該項目耗資1000萬澳元(875萬美元),耗時3年,計劃2011年3月才能完成,但是合作者們已經開始討論下一步“智能天空2”,今年中期將有望發布一份正式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