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MP-RTIP項目經理Jim Shaw上校說,6月15日是項目要求的時間節點,當時發展型雷達已交付給加利福尼亞州的愛德華空軍基地,生產型將最終裝在編號為AF-18的“全球鷹”第40批次飛機上。這個時間節點是空軍于2009年春天規定的,但進度有所拖延,因為研發者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攻克實現所謂“協同工作雷達模式”(concurrent radar modes)所帶來的軟件方面的挑戰。
Shaw說,研發團隊總共進行了259次飛行試驗,并實現了MP-RTIP雷達在“普羅透斯”(Proteus)高空飛機試驗平臺上累計工作1062小時。
諾·格公司的MP-RTIP項目經理George Vardoulakis說,交付給愛德華基地的MP-RTIP雷達是第二批發展型,該雷達還將做地面試驗。第一批生產型MP-RTIP雷達起初將裝在“普羅透斯”飛機上,進行為期約6周的飛行試驗,用于驗證它所收集到的數據。在9月或10月,MP-RTIP雷達將裝到“全球鷹”第40批次上,進行集成飛行試驗。
空軍要求,搭載生產型MP-RTIP雷達的“全球鷹”第40批次將在明年1月進行適航飛行試驗。本周晚些時候,國防采辦委員會將召開關于“全球鷹”的會議,屆時,MP-RTIP雷達的進展情況有望作為其中一個問題加以討論。Shaw說,MP-RTIP雷達是否隨第9批“全球鷹”生產也將被列入議事日程,原計劃該批生產包括2架第30批次(裝有圖像情報和信號情報收集設備)和裝有MP-RTIP的第40批次。諾·格/雷神公司的MP-RTIP雷達,尺寸為45.7cm×121.9cm(1.5ft×4ft),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可用于跟蹤并成像移動目標。MP-RTIP雷達在“普羅透斯”上的飛行試驗將在明年6月12日完成。
在2008年政府解決了雷達校準問題后,MP-RTIP發展型雷達已經在“普羅透斯”上完成了SAR和GMTI模式的試驗。目前的技術挑戰是,研發可實現以“協同工作模式”進行信息收集的相關軟件,該軟件是史無前例的。這種工作模式可以使雷達以條帶模式或者聚束模式來捕獲目標的SAR圖像,同時不用中斷GMTI跟蹤。目前,“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Joint STARS)的操作員必須在收集圖像信息的同時,中斷GMTI跟蹤。現在最緊迫的目標是交付2架第20批次“全球鷹”,作為“空中通信節點”(BACN)。
根據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Beale空軍基地第9偵察聯隊指揮官的行動小組組長Alberto Cruz中校的說法,第一套MP-RTIP雷達系統有望在明年9月投入使用,11月將使用第二套。空軍計劃購買77架“全球鷹”,包括第20、30和40批次。最終MP-RTIP雷達系統將共交付22套,另外北約需求6套,用于它的“聯軍地面監視”項目。(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譚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