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朗開辟兩條無人機生產線,以色列則裝配“埃坦”巨型無人機來威懾伊朗核設施;韓國國防部還宣布將在2013年進行隱身無人戰斗機(UCAV)驗證機的試飛……種種跡象顯示,無人機競爭正悄然加速,那么亞洲無人機時代真的會提前到來嗎?傳統有人戰機還能獨領風騷嗎?
韓國爭當領軍者
據美國媒體報道,韓國航空工業公司正積極研制無人作戰飛機(K-Cuav),其隱身攻擊型能夠執行空對空和空對地攻擊任務,同時還可以執行情報、監視和偵察任務。K-CUAV長8.4米,翼展9.1米,最大巡航速度為0.86馬赫,作戰時續航時間為5小時,預計在2013年實現首飛。
有專家稱,韓國很可能因此在亞洲軍用無人機領域取得領先地位,但也有專家指出:“韓國是因為無力開發第四代有人戰斗機才不得不另辟蹊徑,可實際上技術研究從不是投機者的樂園,韓國人在K-CUAV研發上同樣會遇到諸多波折。”據悉,韓國在無人機和地面控制系統一些關鍵技術上嚴重依賴美國和以色列,即便K-CUAV能夠問世,也多半是個“攢出來的飛機”。
日本注重核心技術
與韓國相比,日本更注重掌握核心技術。2月中旬,日本外相岡田克也與美國駐日大使魯斯交換了關于共同研究先進武器的文件,共同推動兩國在無人偵察機關鍵設備“圖像回轉儀”上的合作。日本電子行業的“幕后老大”———村田電器公司將發揮主導作用,而美國也會在合作中向其開放一些敏感技術。
據美國軍事專家理查德·費舍爾獨家披露,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在噴氣動力無人機研究中已取得突破性進展,這款無人機外形奇特,其武器瞄準設備將被安置在光學監視塔中,以給飛機帶來更好的戰術靈活性。據悉,該機預計今年完成一架完整的原型機,2012年開始試飛。日本官員承認,該機可用于高速監視,也可作為靶機或誘騙機。
以色列最大無人機服役
在硝煙味十足的中東,無人機競賽更是如火如荼地上演。2月24日,以色列在塔爾羅夫空軍基地展示新一代無人駕駛飛機“埃坦”,以空軍司令內胡什坦在儀式上宣布“埃坦”正式服役,并組建首支遠程戰略無人機中隊,以空軍擬在20年內把無人機比例從目前的30% 提高到50%。
“埃坦”機長15米,翼展26米,相當于波音737客機,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該機可連續飛行22小時,能全天候晝夜監控、偵察、指揮、干擾通訊、攻擊、攔截導彈等。以色列《國土報》記者馬克·湯普森披露,“埃坦”正式服役前曾參與“鑄鉛”行動,當時3架“埃坦”無人機跨越埃及領空,在千里之外奇襲行駛在蘇丹沙漠里的一支車隊震驚世界。
伊朗研制噴氣無人機
作為以色列的競爭對手,伊朗在發展無人機方面進展迅速。2月上旬,伊朗國防部長艾哈邁德·瓦希迪為兩條“先進無人機”生產線剪彩,伊朗媒體稱這兩款無人機能夠“持久進行精密探測和監視功能,甚至能攜帶武器攻擊地面目標”。
奧地利航空專家湯姆·庫柏分析說,伊朗官方所說的兩種“先進無人機”中的一種應是新一代模塊化噴氣無人機,項目名稱為“燕子噴氣”,其巡航時速可達700到800公里,最大航程700公里,既可模擬巡航導彈/戰斗機,又可進行遠程雷達干擾和戰略偵察,甚至能當巡航導彈使用。據悉,“燕子噴氣”無人機已完成實地測試,包括從米-171直升機上拋下的傘降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