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于
無人機清平航攝 測繪局連夜趕制救災圖
災區建筑物損毀嚴重,地形變化非常大,救災指揮和一線人員急需最新的影像資料。”昨日,四川省測繪局副局長、高級工程師謝維挺向華西都市報記者展示了幾張清平鄉、小崗劍的無人機航拍影像圖。
調出最近的資料,按最大精度標點,對無人飛機獲取的數據進行正射影像調色、糾正、拼接、裁切、鑲嵌等,設計人員制作好地圖已經是18日凌晨了,工人們還要連夜印刷地圖。
謝維挺說,及時準確的遙感數據,將為開展空中救援、指揮調度和向災區空投食品和飲用水,實施醫療救助,營救被困群眾,判釋公路設施毀損情況、搶修道路,以及部署災后規劃重建等提供決策支持。
抽象數據變為直觀的救災地圖
“當看到這些抽象的數據變為直觀的救災專題地圖,分別送到省政府和省應急指揮部等相關部門,快速用于指揮決策搶險救災時,心里的那塊石頭才暫時落了地。”省測繪局國土處處長倪文輝說,他們一刻也不敢懈怠,還要利用災后航空影像,結合我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資料,快速對清平鄉進行災害遙感解譯和評估。
“等待天氣變晴,無人機還將對綿竹縣清平鄉,汶川縣映秀鎮、銀杏鄉,都江堰市龍池鎮、虹口鄉等重點區域進行航攝。”四川省遙感信息測繪院院長黃瑞金表示,測繪工作者還將利用不斷獲取的最新遙感影像,及時制作出山洪災害前后影像對比圖、山體滑坡專題地圖、三維仿真地圖等。
“遨游天府”曾在5·12發揮重要作用
“在每次航攝前,都要制定詳細的航空攝影方案,并隨時做好數據處理以及必需的實地測量的人員和裝備準備。”昨日下午,由四川省遙感信息測繪院副院長蔣紅兵帶頭的無人機組,已經到了都江堰,并選好了起飛點位,隨時待命。
然而,受地理和天氣條件的制約,無人機一直無法完成計劃中的飛行任務。
“航空遙感其實就是一雙了解災情的眼睛。”在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內,省測繪局高級工程師譚明建指著一套被稱為“遨游天府”的地理信息系統介紹說,5·12汶川地震發生后,“遨游天府”就在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緊鄰指揮長的位置。
唐家山堰塞湖一度像一把利劍懸在災區人民頭頂,而測繪人員通過路徑飛行、虛擬建筑物規劃等功能,進行三維場景操作,模擬算出了唐家山堰塞湖的面積、體積及需要處理的坍塌土石方量等。此外,還制作了北川縣城區三維實景模型、213國道(北川縣城至映秀鎮段)三維實景模型。
“‘遨游天府’已被我們視為無價之寶,全川僅此一套。”譚明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