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四川受連日強降雨影響,成都、德陽、綿陽、廣元、內江、雅安、巴中、眉山、資陽、阿壩等17個市(州)再次遭受洪水襲擊,尤其是綿竹市清平鄉,汶川縣映秀鎮,都江堰市虹口鎮、龍池鎮等地,引發多處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道路交通、電力系統、水利設施及村鎮房屋受損嚴重,造成數十人死亡,上千人被困。根據國土資源部和國家測繪局搶險救災統一部署,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測新圖公司立即組成無人機航拍應急技術支持小組會同四川測繪局無人機組于8月15日趕赴到綿竹.
綿竹市清平鄉境內因發生多次強降雨,在地震中被山體掩埋的王家溝突發特大泥石流,將綿遠河堵塞,造成河水改道,將位于河道下游約1公里處的清平鄉部分場鎮淹沒,公路多處被毀,無人機無法進入到清平鄉。為了爭取時間,無人機組人員只能在遠離清平鄉的峽谷地帶尋找起降地點。最后選擇距離清平鄉18公里處50多米長的土路作為起飛地點,實施視距外遠距離飛行。經過40多分鐘的緊張作業,無人機順利返航,圓滿完成清平航攝任務。
時間就是生命,災情就是命令。無人機組人員顧不上休息,隨即從綿竹趕赴汶川。由于受災地區道路毀壞嚴重,車輛只能繞道200多公里趕赴映秀鎮。機組人員發揚不怕犧牲、連續作戰的作風,團結一致,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圓滿完成映秀鎮、虹口鎮、龍池鎮的航攝任務
無人機從員歷時7天,連續作業,共獲取清平鄉、映秀鎮、虹口鎮、龍池鎮航攝影像439張,航攝總面積128平方公里。經過技術人員晝夜加班加點處理無人機航攝數據,制作成受災地區大比例尺遙感影像圖,提交給災區搶險救災指揮部門,為科學救災、災情評估提供了依據。(李安利20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