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軍列裝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
據美國《航宇日報》2010年10月13日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組建綜合產品組(IPT),以起草對“第四等級”(Group 4)無人機系統的戰術技術要求。該系統將在2016~2018年服役,用來取代RQ-7“影子”200(Shadow 200)無人機系統。
美國海軍陸戰隊無人機系統能力主管湯姆·赫芬少校(Maj. Tom Heffern)表示,海軍陸戰隊已取消了該系統應具備遠征部署能力的要求,由此,該系統不再需要考慮艦基部署和垂直起落。這使該軍種能夠選擇與美國空軍的MQ-9“死神”(Reaper)同等級的大型無人機作為第四等級系統中的平臺,它也正在這么做。這還使該軍種對第四等級系統的戰術技術要求可以與美國海軍對“無人艦載空中監視與攻擊”(UCLASS)無人機系統的要求相互協調,后者由航母搭載,計劃在2018年服役。
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設想,其第四等級系統的使命任務將包括ISR(情報、監視與偵察)、攻擊和電子戰。赫芬表示他們著重強調了電子戰,因為這是海軍陸戰隊當前一個很大的能力空白。按該軍種的設想,第四等級系統中的無人機平臺不僅要能夠搭載和使用監視傳感器與AGM-114系列空地導彈,還應能搭載使用“賈格姆”聯合空對地導彈(JAGM)和增量2型“斯代布”小口徑炸彈(SDB),以及AN/ALQ-99干擾吊艙和“下一代干擾機”(NGJ)。
美國海軍陸戰隊將把第四等級系統作為其F-35B“閃電”Ⅱ(LightningⅡ)多功能戰斗機的補充,后者的使命任務包括外掛NGJ,在縱深穿透過程中實施電子戰。按該軍種的設想,第四等級系統中的無人機將用來控制戰役區域的電磁頻譜、監視戰場全部信號和遂行頻率瞄準干擾,以實現對無線通信接入的控制。針對該機確定的初步戰術技術性能要求包括飛行速度240~400海里/時(440~741千米/時)、在365海里(676千米)半徑處的續航時間14小時、有效載重(內置和外掛)達到3000磅(1362千克)等。(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