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無人機層出不窮,而且顯示出巨大戰略價值。(資料圖)
中國無人機發展處于追趕態勢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無人機的研發與應用起步較晚,在空氣動力、發動機、高精度導航等方面,都還存在相當的差距,目前處于不斷追趕的態勢。但中國無人機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不小的成績。
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49屆巴黎航展上,中國“翼龍”無人機模型因其軍事用途和神秘的身世,甚至搶了同場展覽的“梟龍”戰機、L-15“獵鷹”高級教練機模型的風頭。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在巴黎航展上展示自己的高端無人機,也預示著我國已經在該領域取得了相當的成果。
航展期間,韓國有關軍事網站發表分析中國“翼龍”無人機的文章說,“翼龍”無人機雖然在性能上不會完全等同于美軍“捕食者”無人機,但兩者不會存在代差。
而該型無人機在巴黎航展上的公開展出,預示著該型無人機很可能即將大量裝備中國部隊,成為中國軍隊由“人員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的標志。
韓國《中央日報》7月報道,“中國正在全力開發無人偵察機、無人直升機以及無人車輛等技術。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連續開發不需要使用人力的‘無人技術’,在無人戰斗機、偵察機等方面正全力追趕已經實現實戰配置的美國。”
今年7月,備受關注的中航工業直升機所自主研制的U8無人直升機圓滿完成首次高原試飛試驗。
在15天的時間里,有效飛行29架次,試飛時間總長577分鐘,分別在甘肅天水、青海平安縣、青海共和機場等地進行了試飛試驗。
試驗中,U8按照不同海拔高度、配重等狀態完成發動機起動、地面試驗、有地效懸停、無地效懸停等試飛課目,高原試飛最終獲得成功。
“這標志著該無人直升機高原性能取得飛躍性進步,有效提升了無人直升機高原作業綜合保障能力。”
[page]
中國近年來無人機發展較為迅速,品種涵蓋大、中、小型及各個領域。(資料圖)
我國在無人機領域的快速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的報道稱,在去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展出的多款無人機令人驚嘆。在最近幾年,中國無人機的研發速度超過了所有國家。
俄羅斯媒體則說,以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以色列能夠研制生產各種先進無人機,如今他們的壟斷已被徹底打破,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中國。
就在5年前,中國才研制出第一架國產無人機,到了去年11月,中國在珠海國際航展上竟然一下子推出25款極其先進的無人機。
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近年來雖然在無人機研發生產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距離美國等無人機強國,仍然有著不小的差距。
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無人機
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在從事無人機的研究和生產,已有50多個國家在使用無人機。其中,美國、以色列、俄羅斯三國在這一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并展開激烈競爭。
美國是世界上無人機的研制與裝備大國。目前已經裝備或即將裝備的無人機主要有“先鋒”、“獵手”、“影子”、“捕食者”、“全球鷹”等。在美國發動的近幾場局部戰爭中,“全球鷹”、“捕食者”等無人機都有上佳表現。
可以預見,未來很長時間內,無人機都會是五角大樓和美國軍工巨頭的寵兒。2009年,美國國防部發布的《2009~2034財年無人機系統綜合路線圖》中,規劃了未來25年美軍無人機系統的發展構想。
這份路線圖展望,無人系統裝備發展必須支持聯合作戰,具備戰場預警、武力支援和網絡中心戰等9項聯合作戰能力。
[page]
韓國陸軍的RQ-101無人機(資料圖)
隨后,美國空軍發布了《無人系統飛行計劃2009~2047》文件。提出的目標包括下一代無人機與F-22及F-35戰斗機之間編隊,用于壓制敵方防空。
文件還表明,目前部署的無人飛行系統將向空中加油和電子攻擊任務以及改進網絡連通性方向發展。因此,未來的美軍軍事行動中,無人機會有更廣闊的舞臺。
和美國一樣,以色列也是無人機領域的領頭羊。《環球時報》報道,不久前,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研制的一種新型無人機進行了公開展示,它是世界上首型垂直起降無人機“黑豹”。
“黑豹”使用傾轉旋翼,能夠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和降落,能夠懸停,也能像飛機一樣高速飛行,它重約650千克,飛行時長6小時,航程60公里,飛行高度3000米,配備全天象跟蹤系統和激光目標指示儀。
另外,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很快還將向本國軍隊提供現代化的“蒼鷺”無人機,這種高空戰略長航時無人機在技術性能上優于當前所有同類產品,它能在任何氣候條件下24小時執行戰斗和偵察任務,可以在空中停留兩天,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可攜帶有效載荷250千克。
俄羅斯的無人機研制繼承了蘇聯的遺產,擁有戰略、戰役和戰術各類無人機。目前,俄羅斯正在從事下一代無人機的研制工作。俄羅斯空軍提出,應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研制全新無人機。
他們展望,如果制造和維護成本進一步降低,2025年無人機在俄空軍飛機中所占比例有可能達到40%。
無人機的發展方向
目前,隨著世界各國對無人機發展更加重視,加之眾多高新技術不斷被應用到這個領域,未來的無人機可能向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page]
日本航空自衛隊新研制的高速無人機,掛載在F-15J戰斗機翼下。(資料圖)
從戰略要求上看,無人偵察機將取代有人偵察機,成為未來戰場的主力偵察機型。
以無人機強國美國為例,由于無人機使用更加安全、飛行航程更遠,因此五角大樓已決定用“全球鷹”無人機全面取代目前的有人駕駛U-2偵察機,而隨著“全球鷹”技術的不斷升級,美軍未來的航空武器庫中必將配備更多的無人偵察機。
從戰場模式上看,無人機將逐步實現武裝化發展。
目前,無人機由原來只能執行偵察等作戰保障任務的輔助性裝備,逐漸向擁有強大火力打擊能力和擔負直接作戰任務的一般性武器轉型,各種隱身和非隱身無人作戰飛機以及微小型無人機都可能投入使用,無人機在各國軍隊武器裝備中的地位不斷加重,作用不斷加強。
從技術進步上來看,世界無人機技術尤其是其中的氣動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
在氣動技術領域,各國紛紛采用飛翼布局來提高無人機的隱身效果。
比如,美國波音公司陸續發展的X-45A/B/C,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發展的X-47A/B,以及以法國為主研制的“神經元”無人機,英國的“雷神”無人機等,都采用了這樣的氣動布局。
在自動控制技術領域,無人機的自主控制能力不斷提高,自主空中加油和無人機編隊飛行能力已經達到比較先進的水平。
[page]
2011警用裝備展上AEE公司展出的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