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目前,科學家正在設計一款土衛六無人機,這個采用核電池動力的無人機將太空旅行7年抵達土衛六之后,展開為期1年的勘測,有望揭曉土衛六的神秘面紗。
據《實驗天文學》雜志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楊百翰大學賈尼-雷德伯格(Jani Radebaugh)教授和其他科學家現已提出一項計劃,將派遣核動力無人機飛抵土衛六,執行為期1年的空中勘測,將深入觀測這顆太陽系內最接近地球的星球。
楊百翰大學地質學家賈尼說:“土衛六是一個非常令人感興趣的星球,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球早期。它與太陽保持一個理想的距離,擁有有機碳分子和氫分子,它們是大氣層的能量物質,或許兩者結合在一起在大氣層中或者土衛六表面可形成水,這是生命構成的主要元素。”
土衛六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地日距離的10倍,其甲烷大氣層密度是地球大氣層的4倍。賈尼說:“對人類而言,行走在土衛六表面就像是行走在羽絨枕上一樣,土衛六的大氣層非常穩定,具有低速風,非常適合于飛機飛行。”
迄今為止,我們對土衛六的情況掌握主要來自于環繞土星運行的卡西尼探測器,近年來,賈尼帶領研究小組基于卡西尼探測器傳回地球的圖像和數據資料發現了土衛六的山脈和沙丘地形。這就是為什么賈尼的同學邀請她一起設計土衛六無人機的原因,據悉,這項土衛六無人機設計還得到美國宇航局和海洋研究實驗室研究人員的協同幫助。
為了更近距離地拍攝到土衛六表面,目前設計的這款無人機將采用僅能為一對電燈泡提供能量的核電池,除了在必要情況下發送光束數據傳送至地面射電望遠鏡,該電池將驅動一個推進器。在進行傳輸之前,這款無人機能夠攀爬至土衛六大氣層,之后動力變換成無人機前端的圓錐體,然后滑翔至普通飛行高度。
賈尼說:“太空中沒有簡單的事情,但是伴隨著太空勘測的深入展開,便更容易實現設計和飛行。”無人機飛行至土衛六需要7年時間,但與地面的通訊延遲時間僅有9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