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圖:中國產ASN-206無人機。 |
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近日文章稱,解放軍對無人機部隊的戰力一直秘而不宣,不過外界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研判認為,解放軍目前已裝備了幾種型號的無人機,而且近年來中國民用無人機行業高速發展所奠定的工業基礎和技術積累,必會推動解放軍無人機力量大增。
文章稱,目前中國軍隊僅列裝有少數無人機機型。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2011年《軍事平衡》給出的數據顯示,目前解放軍共列裝有七種無人機機型,其中約半數機型過時且能力有限。不過,有關解放軍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無人機機型則少有消息。
據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公司目錄顯示,解放軍現役ASN-105和ASN-206無人機是在上世紀60年代技術的基礎上研制的,其飛行范圍約93英里,最大負載約88磅,且必須用回收傘才可著陸。解放軍空軍無人機非常有限。例如,長虹-1無人機脫胎于上世紀50年代美國技術,長空-1無人機以上世紀60年代技術為研發基礎,而哈比無人機則是于1994年采購自以色列。BZK-005和BZK-006/W-6無人機相對現代化程度較高,但具體性能仍無從得知。
簡言之,目前外界對解放軍現代化無人機能力和未來無人機編隊了解有限。不過,在對中國無人機市場進行研究后,就會明顯發現,近年來中國民用無人機行業高速發展所奠定的工業基礎和技術積累,必會推動解放軍無人機力量大增。
僅2010年,由70家軍事研究所設計的52款無人機被推向市場。這種能力源自中國國防工業的市場化。中國通過市場化國防工業,更好的利用民用知識,推動國防現代化發展。2005年,中國允許私營部門參加武器和國防工程研究和發展項目,但整個過程控制權仍由國家掌握。僅幾年之后,這一舉措似乎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國2011年國防白皮書指出,在國家授權研制武器及其他防務產品企業中,民企營業約占三分之二。目前,中國政府似乎仍在全力推進這種軍民工業合作關系。去年,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敦促中國國防產業生產更多軍民兩用產品。構成中國國防產業基礎的企業在公有和私營國防工業之間搭建起了橋梁,而這些企業在某種程度上仍受國家控制。多年來,這些國內企業曾為解放軍研制出眾多戰機和其他軍用產品,其中多數企業現在已經開始進軍無人機市場。他們生產的很多無人機,雖然表面上是民用,但帶有明顯的軍事用途。
目前,“翼龍”無人機制造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正大規模參與到解放軍空軍的研究、發展和制造工作當中去。例如,隸屬于該集團的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就領導了J-10戰機、JF-17戰機的研制工作,目前正在負責J-20的研發。其另一家分子公司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參與了很多戰機、轟炸機、導彈和防空系統的設計,是V750無人直升機團隊的一員。
據悉,V750無人直升機是在有人直升機的基礎上研制的,其最大飛行范圍達500公里,續航時間4個小時,能夠執行攝影、偵察和監視任務。這種無人機可通過預設程序自動控制,也可手動控制,而且可在兩種任務中自由切換。與固定翼無人機不同,無人直升機可在空中懸停,能夠更穩定的追蹤和分析地面目標,甚至可對敵方裝置進行干擾。
就在V750無人直升機首次測試四個月后,解放軍透露其Z-5無人軍用直升機有與V750無人直升機相似的概念,這引起了人們對中國軍民無人機之間聯系的關注。之后,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研制的U8E無人偵察直升機,據稱該中空中航時無人機能夠執行重要的民軍任務,可用于執行森林防火、電子戰和定位地面目標等一系列任務。該機的出現,進一步模糊了中國民用和軍用無人機技術的界線。
2010年珠海航展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推出了其SL-200高空無人機。據稱,該無人機可用于農業領域,如進行人工降水和噴灑農藥等。不過,SL-200高空無人機仍存在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它采用了隱形設計,可搭載多種負載。這暗示出該款無人機可能還具有其他一些用途。中國愛生技術集團公司稱擁有無人機市場90%的份額,除民用無人機之外,其也踏足了軍用無人機生產。例如,由愛生技術集團公司研制的ASN-211輕型無人機是一種撲翼機,可模擬鳥類飛機,而且可攜帶小型攝像機——無人機本身還不到半磅重。根據類似技術,愛生公司研發了一種偵查及精確打擊無人機,可“發現并立即摧毀那些時間敏感目標”。
目前,中國無人機市場正在迅速增長,且中國企業正在準備更大規模地進入國際無人機市場。這將促使中國國內無人機工業更具創新性和競爭性,進而可提高解放軍可獲得的無人機產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