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無人機市場要走的路還很長
目前,美國的民用無人機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大學、科研院所等研究機構。NASA提出了民用無人機研究計劃,計劃使用無人機進行氣象研究、遙感遙測 等。另外,歐洲也提出了自己的無人機發展計劃,除了前不久公開的“神經元”等軍用無人機,歐洲的民用無人機也主要集中在科研領域。此前,有媒體曾報道歐洲 已經將無人機應用于農場監察領域,用來彌補衛星監測的不足,從而降低人工監察帶來的高昂人力成本。可以看出,單從成本的角度,這樣的條件在國內并不成熟。
美國航空咨詢公司蒂爾集團(Teal Group)曾針對美國無人機市場發表分析報告,報告中對軍用無人機市場的潛力做出高度評價,認為軍用無人機將是未來航空制造業最有活力的領域,而民用無 人機的主要客戶依然集中在政府部等,包括美國海岸警衛隊在內的國土安全部門。蒂爾集團負責人將旨在投入商業運營的無人機稱為“非政府用無人機”,并認為排 除技術和成本等因素,在空域管理措施完善前,該市場并不會有較大發展。
2008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 機給美國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由于需求顯著減少,美國很多小型無人機企業難以生存。無人機企業需要需求來推動,否則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用來提高自身技術水 平,金融危機對很多小型企業的打擊是致命的。而反觀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軍工巨頭,他們有雄厚的財力支持,可觀的軍方訂單,足以渡過難關。
“現在,美國成熟的無人機產品都集中在大公司,小公司的日子很難過,要么被排擠,要么被收購。”王吉東還對記者表示,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航空 制造業都是一個高投資、高風險,甚至是低回報的產業,需要國家的支持,更需要企業家的恒心,科研人員的專注。用技術培育市場,民用無人機才會有光明的未 來。(記者胡勤)
相關鏈接:
有專家建議,政府應在民用無人機市場健康發展、逐步形成產業的前提下,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規,引導民用無人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民用無人機產業今后將以“政府引導,社會主營”為主要模式,形成以生產企業和通用航空企業為主體的多種經營方式,逐步建成國內無人機應用產業鏈。
第一,多層次開發民用無人機市場。首先,以中高端為重點,滿足國家急需,樹立航空工業主力軍的高端品牌形象。此外,注重開發低成本民用無人機市場, 注意發展低成本的傳感器、控制、地面站等系統和設備,滿足用戶“買得起、用得起”的需求;還要購買少量現役無人機和相應的任務設備,利用裝備公司的無形資 產,投入適當財力,以提供產品、支持保障、租賃等多種形式,開展無人機的民用服務,滿足用戶的任務需求。
第二,盡快建立行業及政府主導的適航技術標準、適航認證管理和飛行管制法規、相關人員的培訓標準與飛行資質認證體系。首先,要建立適航認證管理和飛 行管制及規則,適航標準和認證體系,飛行管制與管理流程的經濟合理化;其次,要合理開放天空資源,建立航線信息管理機制,實現航線優化和航線管理。
第三,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業內人士認為,無人機裝備在中國的應用,是最可能形成與國外差距較小的航空產業,民用無人機的開發,應主要通過企業化行 為實現,無論出售還是自用,減少操作人員數量都是必要的,做好合理的安全設計,進一步提高系統可靠性以及提高使用維護性和工藝性,是提高民用無人機經濟性 的努力方向。 (李驚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