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人機最突出的軟肋,是比較容易因天氣等原因墜毀。就在一個月前,美國一架“全球鷹”無人機在馬里蘭州某海岸附近墜毀。這是美國“9·11”事件后啟動新一輪無人機攻擊計劃以來,所墜毀的第51架無人機。有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7月,美國空軍已確認79起無人機事故,每次事故損失至少100萬美元。據透露,導致無人機墜毀的主要原因除惡劣天氣外,還包括失去通訊信號或受到干擾,以及“人為操作失誤”。前美國空軍情報副局長戴維曾坦言:“我們今天雖然擁有一些無人機,但如果把它們放在一個具有高度威脅性的環境,它們就會像雨點一樣從空中往下掉。”
地面操控與保障人員的數量與質量也是制約美國無人機發展的一大障礙。無人機雖說是無人直接操作,但畢竟要受控于地面指揮人員。絕大多數美軍無人機不僅要求地面操控員,還需要由監視分析師、傳感器操作員、維修人員等人員組成的龐大團隊。一架“捕食者”無人機升空,需168人為之服務;更大的無人機“收割者”則需要180人。與之相比,F-16戰斗機升空所需保障人員僅約100人。最近幾年,美國空軍培訓的無人機操控保障人員數量已超過了飛行員的數量,但因無人機數量增加迅猛,人手仍然不足。美國空軍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操縱在高緯度執行任務的無人機的人員中,有三分之一人因長時間工作而有過度疲勞的現象,其中很多人還患有焦慮癥和抑郁癥等疾病。這現象,不可避免地導致對無人機的操控出現漏洞。據稱,去年12月美國一架RQ-170型無人偵察機被伊朗擒獲,就有美軍保障人員疏忽的原因。
作為一種高科技可遙控武器,無人機在技術上也面臨不斷被破解被滲透的挑戰。據伊朗方面稱,其防空部隊之所以能擊落美國的RQ-170型無人偵察機,得益于該國網絡作戰部隊以干擾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方式“操控”了美軍無人機。這次操控很成功,因為那架美國無人機落地時僅輕微受損。有分析稱,RQ-170型無人機是美軍各類先進技術的復合體。如果伊朗能對其進行破解,足可以了解美軍指揮控制系統數據傳輸模式、構成及薄弱之處,對伊朗應對美國無人機會有很大幫助。此外伊朗官方稱,他們已經掌握了“4架以色列無人機和3架美國無人機”。此前也有報道稱,位于美國內華達州克里奇空軍基地的“捕食者”和“死神”無人機控制系統曾遭美國黑客病毒入侵。據美國《連線》雜志報道,該植入式病毒可記錄控制人員的每一次按鍵操作,類似木馬行為。2009年,伊拉克武裝人員也曾借助一款廉價軟件成功入侵美國無人機圖像系統,獲取了有關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這些事例表明,高技術是相通的,美國無人機控制系統面臨的挑戰將始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