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歐洲“神經元”無人作戰飛機驗證機。
擁有2.8萬名員工的卡西迪安公司是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天公司的第二大子公司,這個生產歐洲戰斗機的軍備業務部門多年來給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天公司帶來了利潤。然而,由于各國政府采取了緊縮措施,軍火生意令人失望,今年上半年,卡西迪安公司的營業額甚至落后于空客公司、歐洲直升機公司和阿斯特里姆公司。
據《德國金融時報》報道,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天公司的軍備業務面臨更大規模的改組。在公司領導人湯姆·恩德斯和軍備子公司卡西迪安公司領導人斯特凡·佐勒爆出意見不合幾個月后,現在出現了人事變動。據稱,佐勒將立即離開公司,以“投身新的職業挑戰”。
54歲的佐勒擔任軍備業務部門負責人7年之久,去年試圖讓卡西迪安公司更多地開展民事安全業務。不久前他還建立了網絡安全商業團隊,并計劃進行更多收購。佐勒的雇用合同原本要到2015年到期。
恩德斯現在暗示將轉移重點。他說:“重要的是,我們要把活動集中在長期內銷售強勁且有力可圖的領域。”目前這些領域首先包括歐洲戰斗機等軍用飛機的制造和保養以及導彈技術等傳統業務。這些領域的營業額足足占公司總營業額的60%,在利潤中所占比例更高,目前只有11%的業務屬于民事領域。
在過去幾年里,卡西迪安公司屬于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天公司最賺錢的部門,但最近卻喪失了這一地位。原因在于,該公司找不到歐洲戰斗機的新買家。根據目前的情況,最后一架歐洲戰斗機可能將于2017年在巴伐利亞的工廠下線,迄今為止還沒有后續項目。
卡西迪安公司把希望寄托在研發無人機上。在佐勒的領導下,卡西迪安公司已經投入5億歐元研發Talarion無人機的樣機--但是卻沒有說服各國政府用它們的資金繼續支持該項目的研發。不過,現在該項目出現了轉機。不久前,不論佐勒還是恩德斯都表示希望德國和法國能夠就共同的研發項目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