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無人戰機模擬圖
經過歐洲6國多年努力以及法國達索集團的精心籌備,歐洲無人戰斗機的原型驗證機——“神經元”上周六在法國伊斯特爾空軍基地試飛成功。當天,“神經元”無人機在達索公司試飛基地飛行了約25分鐘,全程由法國國防部武器裝備總局試飛員在地面監控。法國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稱:“它開創了新一代作戰飛機的紀元,保證了歐洲在該領域的自主權。”
“神經元”無人戰機是歐洲無人機發展里程碑
達索飛機制造公司認為“神經元”UCAV驗證機在歐洲航宇工業界創先了3個“第一”:它是歐洲研制的第一種隱身作戰飛機;它也是歐洲第一種合作研制的UCAV;它還是歐洲第一種完全使用建模與仿真技術設計和開發的作戰飛機。
也正因如此,“神經元”無人戰機引起了眾多軍事愛好者的關注,這架軍迷眼中的“史上最科幻飛機”首飛成功,甚至被形容為是一場偉大的創舉,標志著戰機“新紀元”。
對此,軍事專家、國防大學的葛立德副教授在接受海峽之聲專訪時指出,盡管此次試飛的“神經元”只是一架原型機,但軍迷們所認為的“它開創了‘戰機新紀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如此。
葛立德說:“無人戰斗機是當前無人機領域發展的一個重點。‘神經元’是歐洲國家在無人機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同時也是歐洲國家集中力量來進行的專門設計的無人戰斗機。法國國防部在相關的聲明中也提出,‘神經元’的研發、試飛主要是為維護歐洲在戰斗機研制領域的一個自主地位,同時,‘神經元’無人戰機體現了技術和工業兩個層面的成就。”葛立德直言,“神經元”無人戰斗機的研制和試飛是歐洲國家集中力量進行的重大的技術研究活動,可以說是歐洲在無人機發展中的一個重大的里程碑。
事實上,主導“神經元”無人戰機研發的幾個國家——法國、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希臘和瑞士等,都具備發達的航空技術,但是,歐洲在無人機領域與美國、日本相比卻相對落后。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歐洲對無人機的應用確實有切身之痛,大趕落后,奮起直追。葛立德教授指出,“神經元”作為一個專門設計的無人戰斗機,盡管是歐洲國家在無人機、特別是無人戰斗機領域的技術探索和實驗,但是它開創了無人戰斗機發展的天地,展示了無人戰斗機的廣闊前景,因此,“‘神經元’不僅是歐洲國家國家一個重大的探索,也是世界戰斗機發展中一個重大的、值得關注的事件”。
“神經元”不是六代機,智能化程度高
法國實施“神經元”項目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開發設計未來作戰飛機(有人駕駛的或無人駕駛的)所需要的、關鍵的和戰略性的技術,二是驗證創新且高效的歐洲跨國合作模式。
來了解一下“神經元”的部分參數。根據公布的 “神經元”UCAV驗證機數據為:總長9.2米,翼展12.5米,最大起飛重量7噸,最大飛行速度馬赫數0.8,最大續航時間3小時,配裝英國羅羅公司/法國透博梅卡公司聯合研制的發動機。
和一些軍事專家所認為的“神經元”屬于第六代戰斗機的觀點不同,國防大學葛立德副教授認為,由于“神經元”還只是歐洲在無人戰斗機領域的一個探索項目,因此還不能作為六代戰機的一個型號。盡管歐洲國家計劃在2030年左右能裝備這種實用化的無人戰斗機,但這仍然還是“目標和期望”。葛立德說:“法國從2003年啟動“神經元”項目,到現在正好也是10年,可以說是‘十年鑄一劍’。這個原型機主要是為歐洲國家今后研制無人戰斗機進行技術的探索和研究,以及相關的測試等等,因此,它是一個面向未來的無人戰斗機的發展項目,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六代戰機。”
葛立德同時表示,“神經元”整體的智能化程度是比較高的。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無人機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專門設計的無人戰斗機,正是未來無人機的發展方向,目前各國研發的相關無人機型中,又以美國的X-47B無人艦載戰斗機與“神經元”無人戰機為其間翹楚。
“神經元”揭示無人戰機或將主導未來戰場
此前的無人機,主要是在戰場上執行輔助任務,而作戰任務僅僅是它的一個衍生功能;在技術手段上,此前的無人機要么是地面控制,要么是按照程序飛行,而現在我們看到的美國X-47B和法國的“神經元”,它們的智能化程度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這既是無人機技術發展的最典型的特征,也同樣提醒著我們,無人機的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按照計劃,“神經元”無人戰機在2012年完成首飛后,接著將在法國、瑞典和意大利開展為期兩年的試飛。試飛的重點內容是包線拓展和飛行品質,另外還有隱身性能、從內埋彈艙投射空地武器、集成到C4I系統、進入國家空域系統等。該款驗證機具有自動捕獲和自主識別目標的能力,能自動向地面指揮控制站發送武器投放申請,獲批后能以隱身模式自動投射彈藥。
除了外表的“酷炫帥”,“神經元”的內在也同樣引人關注。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機將具有低可探測性,采用飛翼布局,大量使用復合材料,安裝2個內部武器艙,攜帶數據中繼設備,并可能裝備1臺雷達。既定計劃中,2012年還將進行首次火力測試(可能是投擲1枚制導炸彈)。整個計劃將進行大約100次試飛和2次火力測試。
國防大學葛立德教授分析認為,傳統的無人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應用,一是充當無人靶機來使用;第二是提供戰場的情報偵察或信息中轉。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特別是無人機機體技術、無人機相關系統的成熟及遠程化、自主化、智能化控制技術的應用,使得無人機可以承擔的任務類型越來越多,完成作戰任務的質量也越來越好。葛立德表示,“神經元”也好、X47B也好,都體現出未來,無人戰斗機將成為無人機重要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無人機在制空權的爭奪,以及對地、對海目標的攻擊上,將成為愈發重要的角色,甚至主導未來的信息化戰場,值得關注。
神經元尾部實拍
神經元前部實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