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為無人機的未來歡欣鼓舞時,也有冷水潑來。裝備技術水平遠在美國之下的伊朗繼去年12月擊落一架美軍RQ-170“哨兵”隱形無人機之后,12月4日,伊朗又宣布捕獲了一架完整的美軍“掃描鷹”無人機。
屢屢被俘獲的命運暴露出無人機有其局限性,它不可能獨霸空戰江湖,在未來,無人機與有人機的聯合、協同,很可能成為一種主要的空中作戰樣式。
特殊性能和優勢助推無人機地位不斷躍升
無人機于上個世紀初誕生于英國,但它最初在戰爭中的應用只是擔當襲擾、靶機等邊緣角色,無人機真正為人們重視主要是由于兩場戰爭。
在1982年的第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以“猛犬”無人機為先導,引誘敘利亞的雷達和防空火力陣地暴露無遺,同時以強大火力在瞬間將其全部摧毀,無人機由此一戰成名。
2001年10月,在阿富汗戰爭中,美國首次遠程遙控“捕食者”無人機發射“地獄火”導彈,摧毀了阿富汗的一個車隊,殺死了多名塔利班頭目,這開啟了無人機直接用于毀傷打擊的新紀元。在此后漫長的反恐戰爭中,美軍無人機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上空定點清除了數十名重量級恐怖分子。
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地位的不斷躍升得益于它的特殊性能和優勢。首先,作為一種機器人武器,無人機相對傳統戰機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它在設計和使用中不必考慮飛行員的身體和心理因素的制約,可以完全以任務為中心。
按照美軍條例,一名海軍航空兵飛行員,每次升空最長時間為10小時,而對于無人機來說,則幾乎不需要考慮時間和疲勞因素。由于不需配備任何生命保障系統,無人機的研制、生產和保養經費相對傳統戰機都比較低。據計算,無人機每飛行機時成本大約為傳統戰機的5%。
其次,無人機的作戰功能更加全面多元。隨著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戰爭實踐的錘煉,無人機已經集偵察、預警、電子干擾、火力打擊和導彈攔截等多種功能于一身,尤其在情報偵察和電子戰方面的作用更是日益突出。
情報偵察是無人機最為重要的作戰功能,無人機可以擔負戰略情報和戰術情報的雙重收集任務,效率和安全性在很多方面遠高于傳統的有人偵察機。
在戰略情報方面,無人機相比傳統偵察機可以在更長時間、更廣空域內連續航行,不間斷地收集情報,并無生命代價。相對于太空偵察衛星網絡,無人機更具靈活性和機動性,使偵察網絡更加嚴密,偵察圖像也更清晰。
無人機的戰術偵察能力更是無可替代。在戰術級的戰場環境下,小型無人機就像一部會飛的望遠鏡,能把戰場態勢了解得一清二楚,不留死角,極大地增強戰斗人員的戰場感知能力。
在電子戰方面,無人機也是可圈可點。它可以裝載大量電子裝備,集預警、指揮、控制、通信、干擾等多種電子戰功能于一身。
無人機還具有壓制、毀傷敵方電子戰系統的強大功能。它可以以“誘餌飛行”的方式誘騙敵方雷達開機,使己方偵察系統能夠清晰掌握敵方雷達和陣地參數,進而予以攻擊。同時,無人機可以憑借強大的電子干擾能力,對敵方的信息系統進行有力壓制和干擾,使敵方致盲致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