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某部指揮人員在集信息情報處理、文電傳輸、視頻監控和指揮控制于一體的野戰指揮方艙內訓練。
記者探訪我軍某裝甲師 感受部隊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十八大報告對我軍信息化建設提出很高要求。記者最近探訪我軍第一支完成信息化改造的裝甲部隊北京軍區某裝甲師,感受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的洗禮。
在近期一場實兵對抗集訓中,這個師利用信息化優勢,從上級和空軍第一時間獲取情報,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先敵摧毀,打出滿堂紅。
師參謀長吳軍卻說,要完成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這個目標,部隊還得加快步伐:
吳軍:因為從機械化到信息化,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變化,它涉及到從人的思想觀念到配套保障方方面面,由內到外的整體轉變。
當年這個師全面換裝,基層指揮員對發揮裝甲部隊的機械化優勢駕輕就熟,卻對信息化裝備“不感冒”。
吳軍:很多人當時就講了,你玩你的數據鏈,我用我的被復線。應該說僅有信息化武器裝備代表不了信息化的作戰能力。
如今部隊官兵的觀念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師下屬某團采訪,團參謀長蔡海博最先介紹的不是團里的主戰坦克,而是裝備了數據鏈的無人機:
如今這個裝甲師把更多的優秀官兵放到了雷達、通信、偵察等特殊崗位,使信息化的小戰位發揮出了作戰大效能。信息化裝備也徹底改變了官兵的作戰狀態。
裝甲連連長張健:現在的數字化單車都有計算機,你就能感覺到炮兵、航空兵是怎么跟你協同的,甚至可以向上級反映,現在情況有利,我是不是要加速沖擊?可以有自主的意識和能力完成上級要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