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聞網12月28日電(記者 吳秀青 攝影記者 郭友軍)來了,“航天英雄”楊利偉來啦!在2012的冬日,“中華飛天第一人”來到西北工業大學的校園!
12月27日下午3時許,一輛中巴車歡快地駛進西工大翱翔體育館廣場,當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少將剛剛健步跨出車門,長安校區便頓時沸騰起來,恭候多時的數千名西工大學子以崇敬、熱情與智慧營造了一場熱烈而隆重的歡迎儀式,迎接英雄的到來!倒數秒中,當楊利偉和西工大黨委書記陳小筑親手點燃由西工大航天學子制造的火箭發射升空時,將這場別出心裁的歡迎儀式推向了極致!
“英雄情結”涌動西工大校園
有一位哲人說過,崇拜英雄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西北工業大學,則擁有深懷“英雄情結”的莘莘學子。
9年前,一段歷時21小時23分的太空旅行,讓全世界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 一飛沖天,千年夢圓。隨著楊利偉的成功返航,中國一躍成為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成員。楊利偉,這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首飛航天員,中國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以自己的壯舉和英姿,開啟了中國人的太空時代,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功績,贏得了國人的尊敬,也讓全世界為之矚目。
2003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航天英雄”榮譽稱號,楊利偉當之無愧!
當楊利偉步入翱翔體育館時,雷鳴般的掌聲再次響起。館內翹首靜候聆聽英雄報告的近5000名學子再也按捺不住激奮與狂喜,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零距離接觸航天英雄,西工大學子感到空前的滿足。
“我剛剛下飛機,為了今天的這場報告會,我在中央組織部的全國組織部長會和工信部的行業工作會都請了假。” 陳小筑書記滿面春風地說,“今天西工大迎來了我們偉大的航天英雄,今天西工大翱翔體育館閃爍著一顆最亮的明星——他就是楊利偉同志!”
陳小筑熱情洋溢的歡迎詞、西工大師生的“英雄情結”深深地感染著楊利偉。
“參觀學習西工大的多個實驗室和365所后很受激勵和鼓舞”
“今天參觀學習了西工大的多個實驗室和365所之后,讓我很受激勵;看到西工大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的突出成績,作為一個軍人,非常受鼓舞。”報告的開篇,楊利偉便深有感觸地說,“飛機上各個系統在西工大都能找到它們的研制點,又聽到西工大關于無人機的研制與發展史的介紹后,作為一個飛行員、一個航天員,更受感動!所以今天來到西工大,讓我倍感親切!”
70多年來,西北工業大學秉承“公誠勇毅”校訓,弘揚“三實一新”校風,培養了一大批國防科研與生產戰線的領軍人物和棟梁之材,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航天三少帥”中的兩帥是西工大校友。在系列載人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研制中,都凝聚著西工大人的智慧和心血。由于成績突出,西工大受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表彰,成為“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作出貢獻單位”的兩所高校之一。
實地參觀,讓楊利偉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軍工很多項目的發展、國防很多科研的發展,其基礎在大學——真正的科研基礎在大學。“像西工大不單單基礎在這兒,在很多項目上都已實現了工程化,很多的產品直接就能夠去裝備部隊,這是西工大的一個很大的特色和亮點。”
“感謝西工大為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讓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西工大的精神。”楊利偉真誠地說,“青年,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來到這個會場,看到這么多青春勃發的學子們,更讓我感到振奮,特別是陳書記剛才所說的一番話,讓我內心產生了莫大的共鳴,也深深地打動了我、深深地感染了我。”
楊利偉向數千名西工大學子動情地講述了飛天故事、分享了驚心動魄的飛天體驗。“我想著重與大家聊一聊我們的夢想、我們的責任,以及能夠支撐這個夢想和責任的一種精神。”
“責任和精神是實現夢想的重要支撐”
“夢想、責任和精神”,是楊利偉整場報告會的關鍵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怎樣去實現我們的夢想?“我們要有一份責任,有一種精神,有一份擔當,這樣你才不會讓夢想變為空想。”楊利偉說,“同學們在畢業擇業時,一定要先深刻理解你的崗位,認同你的工作,甚至是仰視你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奉獻,才能為你從事的崗位職業去負責任。”
楊利偉強調說,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首先對國家和民族要有一份責任感,還要勇于擔當。如果說沒有責任感,很難想象你能夠面對困難、接受挑戰。
作為航天員的夢想就是去飛行。當你進入太空的時候,這一刻所體現的就不僅僅是你個人的夢想,更多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夢想。而要實現這個夢想,必須要靠責任和精神來維系來支撐。
航天員的訓練是十分艱苦的。楊利偉說,在超重和失重的“魔鬼式訓練”中,加速度過載使人面部肌肉變形,呼吸困難。那時,航天員們每人手邊都放置了一個報警器,只要身體堅持不了,一按報警器,離心機就會停止運轉,但是在15年的訓練中,報警器一次也沒有響過。“能夠承受這樣挑戰生理、心理極限的訓練,正是發自責任的驅使—— 一切為了國家,一切為了民族,一切為了事業,還有每位航天員對祖國的熱愛。否則是不可能完成任務,更無從實現飛天夢想。”
楊利偉坦言,當時隨神舟五號上天,在火箭發射的一剎那,心里不是沒有緊張。但是,從當上航天員的那一天起,就做好了為載人航天獻身的精神準備。在飛天的征程中,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圣使命,作為一名軍人,就是要時刻準備奉獻和犧牲。“這種精神將激勵我們為了國家安全、國家利益而敢于面對風險、迎接挑戰。”
楊利偉曾經在一本書里這樣形容航天員的生活:“有一種生活,當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
楊利偉認為,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環境,都有著不同的成長機遇,也有不同的人生目標,但是我們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當我們的夢想能和國家的民族的夢想重疊的時候,能從事一種能產生不朽精神的職業的時候,這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幸福。航天事業就是這樣的一種職業,它讓我充滿著光榮和幸福,充滿著精神和責任。”
“我為偉大祖國感到驕傲!”
9年過去了,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的“輝煌壯舉”,至今仍讓楊利偉心潮澎湃,“在太空遨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類真偉大,中華民族真偉大!”
“當飛船和火箭分離的那一剎那,從飛船的舷窗往外望去,眼前呈現的是深邃而美麗的太空,我被看到的一切震撼了!太空艙里所有的束縛帶像水草般直立飄浮,透亮的太陽光下是蔚藍的地球,真是妙不可言,實在難以用言語來形容。”
楊利偉拿起攝像機,趕緊把這壯觀的景色拍攝下來。“我認為我的心情一定要表達一下,就拿出太空筆,在工作日志背面寫了一句話:‘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以此來表達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飛船飛行到第七圈時,楊利偉又在太空展示了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表達了中國人民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美好愿望。
2004年5月,當楊利偉到聯合國移交神五搭載的聯合國旗時,當時的秘書長安南說:“中國雖然不是第一個搭載聯合國旗的國家,但中國是在首次載人航天飛行過程當中搭載聯合國旗的國家。”安南號召其它國家要向中國學習。——“聽到這句話,同樣從我的心里升騰起一種強烈的自豪感。”
“我為偉大祖國感到驕傲!”這是楊利偉返回地球、步出返回艙后向歡迎的人們說出的肺腑之言。“到今天,我依然認為沒有比這一句話更能精準地表達我的心情了。”
楊利偉表示,我國實現載人航天壯舉不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而且增強了全球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獲得了穩定快速的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沒有祖國的強大,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作為一名軍人、一名航天員、一名航天員系統的指揮人員,我為生在這樣的國度、這樣的時代感到驕傲,更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感到自豪!”
“相信西工大學子比我們飛得更高更快更遠!”
數分鐘的視頻短片,再現了太空的瑰麗與神奇,神秘的宇航員選拔訓練過程再次激起西工大學子對載人航天的極大興趣。
或因感動,或因共鳴,或因激奮,報告會期間雷鳴般的掌聲數十次的響起,久久回蕩在翱翔體育館的上空。
報告會最后的一個環節是,楊利偉與西工大學子的熱烈互動。其間,激情對話碰撞出無數智慧的火花,精彩紛呈,高潮迭起。
關于航天員選拔,楊利偉當場揭秘:與身體硬件同等重要的是軟件素質,即知識積累與鉆研精神。被選為航天員候選人,第一步訓練為理論基礎,科目涉及10多個門類、50多個科目。從飛行員中選拔航天員,身體與飛行經歷要有優勢,但要成為合格航天員,還需補足關于機械、電氣、儀表、地質、物理,甚至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相關知識。楊利偉指出,中國未來航天員的培養,不僅需要更扎實的理論基礎,還將在應用學習及相關研究領域更為深入。
楊利偉說,我們對太空的認知才剛剛起步,中國的航天事業需要更多的精英人才。目前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出艙太空行走、建太空實驗室和太空實驗站)正在逐步推進,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夢想將支撐著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走進太空。
“我期待西工大學子積極加入到航天隊伍中來,同時期盼著能有更多現場的同學和我成為同行,希望我們共同努力,為國家為民族特別是為軍隊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愿意和你們一起去仰望星空,去實現中國未來更偉大的航天夢想!
“我相信你們會比我們飛得更快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