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鷹”無人機亮相震區
4月26日下午3點,一架長約1米的無人飛機在四川省寶興縣青衣江的上空盤旋。
這里是寶興縣通往蘆山縣的要道,飛機下方的公路上已擁堵了三公里長的車輛。被堵兩個多小時的司機們紛紛走出汽車,一睹600多米高處無人機的風采。
這架飛機叫做“山地鷹”,是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的航拍小飛機。執行任務的無人機遙感監測組,由成都山地所遙感無人機團隊與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聯合組成。今天是他們工作的第一天。
“其實,我們在地震的第二天就來到了震區,但由于航空管制,無人機一直沒能起飛。之前在蘆山縣雙石鎮開展災情低空航拍遙感監測。”成都山地所高級工程師汪陽春介紹說。
他還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其實成都山地所與寶興縣長期有合作,一直是對口支援單位。20多天前,研究所剛與寶興縣政府簽署科技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在山區資源綜合生態管理、科學調查與監測等方面共建科技合作平臺。
說這話時,汪陽春正在控制室邊觀察飛機實時傳來的航拍圖像,邊用對講機指揮著現場的工作人員。
記者從監視器看到,航拍畫面能非常清楚地反映山體的滑坡與地面上排隊的車輛。
“高度600,飛機有點小晃,飛行員注意觀察飛機。”汪陽春的對講機里傳來前方科研人員的聲音。
“航拍對了解震后的次生災害與災區環境評估有很大作用。這邊降雨多,滑坡在幾天以后就長草,如果航拍不及時的話就看不出來了。”汪陽春告訴記者,今天無人機飛了160多公里。
隨后,航拍現場起風了,空中的無人機有些搖晃。不過,在科研人員杜小林看來,“這點小風不算什么”。“我們曾經在內蒙古拍過黃河凌汛,當時風力有七八級,飛機照常飛行。”
這時,記者才得知,原來航拍無人機在空中的飛行路線并不是由地面實時遙控的,科研人員早已在飛機的飛行計算機上輸入航線指令,飛機自始至終在按照既定的路線飛行。
“地面工作人員只在飛機飛行與降落的時候遙控飛機。”杜小林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在天上飛的小型飛機外,地面還有一架長約一米半的白色無人機。
汪陽春介紹說,小飛機航拍的圖像能很直觀地看到滑坡等自然災害,而大飛機航拍的圖像與數據經過三維處理后會形成較精確的科學圖像,為地方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小飛機最高能飛1000米左右,大飛機能飛六七千米。”
“此次飛行的任務主要是尋找、監測次生災害,為次生災害的評估與治理提供詳實的數據與圖像資料。”杜小林說,“今天上午完成了四個任務,空軍的技術人員都稱贊我們的效率高。”
“飛機即將降落,地面人員備好網。”聽到對講機里傳來的指令,兩名科研人員抓起一張由木棍撐起的、長寬各約2米的大網,在離指揮車100多米處撐了起來。
大網是為防止飛機降落時墜地而支起的。飛機在空中緩緩盤旋,離地面越來越近,速度也在慢下來。在飛機降至離地面還有2米處時,科研人員遙控飛機直行飛向早已張好的網。隨后,兩名科研人員像兜魚一樣將飛機“拿下”。
這時,對講機里傳來總指揮汪陽春的指令:飛機完美降落,今天的任務完成,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