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美國海軍一架X-47B無人隱形作戰飛機從“喬治·布什”號航母上成功彈射起飛,在完成一系列預定飛行動作后降落于馬里蘭州的一個海軍航空站。對X-47B無人機來說,這只是一小步,但對提升美軍的戰斗力來講,卻是一大步。
艦載機的作戰能力是航母戰略威懾力的重要指標。當前,美海軍艦載機的打擊半徑約為1000公里,單次出擊時間為10小時,對于軍事力量較強的國家而言,美航母編隊必須航行至其主防御區域,才能對目標發動攻擊,從而置自身于險境。相比而言,X-47B的打擊半徑長達1500公里,單次出擊時間為30小時,4000磅級的載彈量亦遠超目前的所有無人機。搭載X-47B后,美航母編隊可以從更遠更安全的位置對敵實施縱深打擊。另外,相比現役的美艦載戰斗機,X-47B個頭較小(機長11.63米,最大翼展18.92米,折疊后9.41米),再加上美軍一些重型艦載機已陸續退役,每艘航母可多配備一個無人艦載機中隊,12艘航母搭載的無人機數量將達150多架。毫無疑問,這將大大提升美航母編隊的戰略威懾力。
X-47B的研制費用只有10多億美元,遠遠低于F/A-18及F-35等有人駕駛艦載機的研制費用。同時,培養一名艦載機飛行員的經濟成本往往超過一架價值數千萬美元的艦載機。X-47B將來登上航母服役后,不僅可以大幅減少高昂的飛行員培訓費用,還能夠避免戰損傷亡。在上述因素的支撐下,美海軍已下令審視減少F-35B和F-35C戰機的訂單,希望利用省下的錢購買X-47B。
從美軍公布的無人機發展路線圖來看,有人、無人機混編必將成為美海軍的首選。按照美軍構想,將來通過改進通信、機載軟件和無線局域網技術,航母可出動有人、無人機混合編隊對敵進行縱深打擊。屆時,X-47B可與F/A-18或F-35C進行合理有效搭配,實現優勢互補、聯合作戰。X-47B可利用隱身性好、航程大的突出優勢,前出到1000公里外的海空域,先行對敵方艦隊或陸地目標實施打擊。F/A-18或F-35C則在外圍攔截敵方戰斗機,待取得制空權后再完成后續作戰行動。
值得關注的是,在負責研發X-47B的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網站上,還特別提到X-47B將成為反制未來某軍事大國“反介入”作戰的核心。網站上的三幅構想圖專門說明X-47B在西太平洋戰場是如何憑借高超能力力挽狂瀾的,儼然將之視為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和“空海一體戰”的可靠支點。當然,美軍工企業向來有夸大其產品性能的習慣,而美軍也并非僅僅憑借一兩種先進武器就能橫行于世。但美軍通過發展先進隱形無人戰機以提升軍隊戰斗力的思路是值得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