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航與航空事業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無論何時都改變不了這種血緣關系。”王維在接受專訪的言談中,始終帶著航空人特有的親近感。十年來,在沈 航新的黨政班子帶領下,全校師生員工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謀求快速發展,使得辦學條件取得跨越式發展,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和國際合作水平顯著增強,社會聲譽逐年提高,成功完成了由“繭”到“蝶”質的蛻變。
由“繭”到“蝶”
十年實現辦學水平質的提高
記者進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校園,撲面而來的是滿園蔥樹綠草的陣陣清香,是“展翼大道”上學生朝氣蓬勃的笑臉,是青陽湖畔的朗朗書聲,是圖書館內 的點點墨香,是藍天劇場里學生們的放歌勁舞……這就是2006年整體建成的沈航新校區。新校區的落成使沈航的辦學基礎條件實現了歷史性飛躍。而這一切的主 要決策者和見證者,就是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王維教授。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前身是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校始建于1952年,因航空而生,因航空而立,是東北地區唯一培養航空人才的高等學府。經過半個世 紀的滄桑巨變,學校已成為空軍培養后備軍官的全國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遼寧省裝備制造業緊缺人才(航空航天)培養基地,基本建設成為“國防科技人才培養 基地”、“遼寧老工業振興人才培養基地”和“空軍后備軍官培養基地”,是工信部、國防科工局與遼寧省共同建設的唯一一所高校。
2003年,王維被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任命為沈陽航空工業學院院長,2008年任黨委書記、院長。2010年3月任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 校長,2010年6月起任黨委書記。十年磨一劍,烏絲變白發。在沈航整整埋頭苦干了十年的王維談起沈航的發展,心情十分感慨。沈航十年的發展歷程是艱辛 的,沈航十年的發展歷程更是輝煌的……十年來,沈航成功實現了新老校區的成功置換,滿足了辦學規模的增長的條件需求,取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 秀”成績,實現了更名大學這一沈航人的夙愿,迎來了院士出任校長新的發展篇章……十年來,沈航實現了由“舊”及“新”、由“繭”到“蝶”質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