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南黎萱 記者 談潔) 輪船失事,從救援船上起飛的無人直升機在求救者頭上盤桓,落下軟梯,將事故船只上的人員轉移到救援船上——這個類似災難大片中的情景在前天剛剛結束的第二 屆“中航工業杯——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上出現,雖是模擬場景,但過程也驚心動魄,在參賽的100多支隊伍中,南京理工大學獲得了該項賽事亞軍。
昨天,記者看到了現場演示:遇難船上等待救援的人員由水桶代替。模擬失事船在海面上隨波蕩漾漂泊,負責營救的無人機需要在風浪四起的洋面上,找 到失事船舶,并找準甲板上標注的幾個營救點,然后由無人機下降到營救點,準確抓取被營救的對象——幾個直徑只有十多厘米大小的水桶,然后把這些“人員”緊 急轉移到安全位置。
“這項比賽難度極大,無人機想要找準航向很難。”南理工無人飛行器俱樂部總教練余勁天介紹,無人機需要在不變動航向的基礎上,準確快速地抓取正在運動的船舶甲板上的“水桶”,這個難度更是世界級的挑戰。
由南京理工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聯手打造的X90直升機“飛獅”,身長不到一米,高質量地完成了這項賽事。
對于艦載無人機,降落是個大問題。
目前國外無人機起降采用的撞網回收方式。地勤人員事先在甲板尾端拉起一面大網,無人機著地后,就會一頭撲進網中,依靠網的阻力來降落。撞網降落 有很多弊端,用于幫助飛機降落的阻攔網使用3次就要更換,且在為無人機減速時,很容易造成無人機上儀器、零件的損壞。今年7月,美國X-47B隱形無人機 在航母上成功完成攔阻降落,即無人機通過機尾的掛鉤,去鉤住設在甲板上的繩索,達到成功降落的目的。而本次比賽,也設置了攔阻降落項目。首次亮相的南理工 “利劍”無人機以飛行動作準確等特點,成功鉤住第二道攔索,獲得了該項賽事的第二名。
據悉,本次比賽共有來自全世界的100多支隊伍參加,中國目前還沒有艦載無人機,這一技術未來有望應用于我國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