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貨物的運送將不再經過人手,而是通過遠程遙控飛機,投遞到用戶手上。最近,亞馬遜首席執行官杰夫·貝索斯提出其公司將試行無人機來運送包裹。德國郵政近期也與藥店合作,展開為期一周的無人機試飛,計劃用以快速配送病患急需藥品。國際物流巨頭UPS稱其試驗無人機配送項目已持續數月之久,目前正在進行用無人機將包裹從機場運送至同城分揀中心的測試。中國快遞業龍頭企業順豐速運也已展開行動。去年9月,該公司在廣東東莞進行了無人機測試。
為了搶占先機,各快遞公司紛紛爭奪“最后一公里”。國際巨頭的競爭有望引發“鯰魚效應”,將信息技術融入快遞服務中,有助于提升客戶服務的價值。
盡管在短期內,無人機不可能普及,但是它們將很快在商業領域和一些個人消費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當人們外出度假時,無人機可充當家庭保安,嗡嗡叫著維護整個家庭的安全。如果配置更高,則可以在第一時間檢測出是否有火災風險,并及時報警。其次,無人機在農業中的用途也不可小覷。有了這個“機器人”的鼎力相助,農民和牧民就可以進行遠程操控,管理大片土地和牧場。還有,油氣資源的探測也可以借助無人機的遠程優勢,得出分析和調查結果。在最近舉行的俄羅斯索契冬奧會上,無人機監視和轉播就大顯身手。有預測,未來10年,無人機領域的消費支出規模將累計達到980億美元,其中12%將用于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