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網CEO扎克伯格表示,歷史經驗表明未來會出現更多的平臺,虛擬現實就是未來需要重點爭奪的平臺之一。而就谷歌而言,可穿戴設備顯然是未來需要重點爭奪的平臺。至于蘋果和亞馬遜,則沒有放棄傳統的電視平臺,認為智能電視特別是電視與網絡技術相結合,未來仍有相當大的可為空間
⊙特約記者 王興棟 ○編輯 阮奇
美國科技領域的四大巨頭谷歌、臉譜網、亞馬遜和蘋果公司今年以來動作頻頻,特別是前兩者收購不斷,頻頻掀起收購潮,而亞馬遜和蘋果則在醞釀推出新業務。分析人士認為,科技巨頭忙于攻城略地,一方面是有資金實力,另一方面也是為爭奪未來的平臺,打造自己的生態系統。而未來的平臺到底是什么?也許,從他們的所作所為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頻頻出手
科技巨頭能夠攻城略地,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手中有錢,同時也是因為創始人手中握有超級投票權。
數據顯示,四家公司的總市值超過萬億美元,其中谷歌和蘋果的市值都超過4000億美元,臉譜網和亞馬遜的市值都在1600億美元左右。良好的現金流加上高股價為他們進行收購準備了充足的彈藥。當下,在收購領域表現最搶眼的顯然是臉譜網。該網先是斥資190億美元收購移動端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本周再出20億美元收購虛擬現實游戲開發商Oculus公司。而谷歌公司的收購規模雖然略小,但也沒閑著,比如出資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廠商Nest,以及買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公司,并推出可穿戴設備版安卓系統。蘋果雖未收購,但CEO庫克已經表示如果機會合適,錢不是問題。最近,蘋果則有意拓展電視業務,已經在和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運營商Comcast談合作,希望進入流電視和廣告行業。至于亞馬遜公司,除了之前表示要利用無人機送貨之外,也即將推出免費流視頻和廣告服務。
未來平臺是什么
分析人士認為,四家公司拓展業務版圖,打通網絡生態系統,其核心在于控制住明天的平臺,也就是未來人們交流、購物以及獲取娛樂的平臺。控制住了這樣的平臺不僅從經濟上能獲利,同時還能取得戰略先機。眾所周知,目前最火的平臺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手機,那么未來的平臺又是什么?
而從美國科技巨的并購中或許可以看出一些思路。臉譜網CEO扎克伯格在收購虛擬現實游戲開發商Oculus之后表示,歷史經驗表明未來會出現更多的平臺,虛擬現實就是未來需要重點爭奪的平臺之一。而就谷歌而言,可穿戴設備顯然是未來的需要重點爭奪的平臺。至于蘋果和亞馬遜,則沒有放棄傳統的電視平臺,認為智能電視特別是電視與網絡技術相結合,未來仍有相當大的可為空間。易目唯文化傳播CEO、通信業專家包冉稱,思科曾經有一個說法,未來網絡流量中七成到八成將是視頻內容,電視內容無疑將是爭奪的重點。
在思考平臺的同時,要讓平臺發揮效力,還離不開對用戶數據的收集。只有大數據的支撐,才能做到精準營銷,將最合適的廣告推送給最合適的人,這樣也能向廣告商收取更多的費用。谷歌、臉譜網和亞馬遜無不如此,亞馬遜更是希望通過大數據使得視頻廣告與其零售業務實現完美結合,喜歡看什么類型的內容就推送與此相關的廣告。
不創新只有死亡
科技巨頭奮勇向前爭奪未來,也是因為競爭太過殘酷。風投公司GGV的執行合伙人杰夫·理查茲說:“扎克伯格深知大公司死亡的核心原因就是躺在過去的成就上不思創新。過去要做到臉譜網這樣的規模需要幾十年,現在只要十年甚至更短。”扎克伯格自己也表示,別看現在臉譜網有10億用戶,廣告業務也是增長迅速,但一著不慎這一切很可能就會過時。谷歌CEO佩奇上周也表示,一家大公司失敗的原因就是錯過了未來。雅虎、微軟以及諾基亞)就是典型的例子。
臉譜網總部的公司名稱牌上正面是大拇指向上的圖案,背面還留有太陽微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標識,因為這個地方原來是太陽微系統公司的總部,但該公司因為沒有創新而被甲骨文[微博]公司吞并。臉譜網將其標識保留就是要提醒員工,不創新只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