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石家莊市環保志愿者,也是無人機愛好者的張力穎一直在琢磨能用無人機為治理霧霾做點什么。以前,總有搞攝影的人找他,讓他幫忙用無人機搭載攝像機從高空俯拍照片。他說:“自從關注石家莊的霧霾問題后,我就在想,能否用我的無人機,搭載一些分析檢測儀器,靠近那些可能偷排的煙囪口采樣,確定污染的嚴重性。”
其實,張力穎想的事,環保部門早在2013年底就開始運作。環保部環監局局長鄒首民介紹,自2014年3月起,環保部環監局在邯鄲、唐山等地,多次使用無人機尋找霧霾排放源。6月,環保部所屬環監局、衛星環境應用中心、華北督查中心等多部門,在河北、山西、內蒙古等重點地區,進行了無人機執法檢查行動。
如今,在全國各地飛得越來越頻繁的無人機,正在成為環保哨兵。
環保部宣教司司長陶德田表示,無人機航拍遙感具有時效性強、機動性好、巡查范圍廣等優點,可為環境執法提供及時、準確的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無人機執法不受空間與地形條件的制約,可以不受干擾地取得第一手信息,了解相關企業的真實情況。無人機航拍獲取的影像資料分辨率最高可達0.04米,通過對這些影像資料的判讀和分析,可以判別企業類型、治污設施建設和運行的基本情況。陶德田總結了無人機執法檢查的三大特點:一是可以對特定區域開展區域性航拍執法;二是可針對不同區域和企業選用中型機、小型機、旋翼機等多種機型,做到全方位航拍執法;三是可運用遠紅外夜拍等模式,做到全天候航拍執法。目前,無人機執法檢查已具備了常態化飛行的條件。在上述對河北、山西、內蒙古的執法行動中,中型、小型無人機共出動11架次,覆蓋面積超過1000多平方公里,在254家被檢查企業中,發現有疑似問題的企業64家。
無人機不僅用于環保執法,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馬鳴研究員還利用無人機協助開展喜馬拉雅兀鷲研究。
喜馬拉雅兀鷲是天山最大的猛禽。近幾十年來,由于過度放牧、草原投放毒餌滅殺鼠類、山區采礦、戶外攀巖、高山旅游、盜獵撿蛋,高山兀鷲種群數量銳減。從2014年4月開始,馬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山兀鷲繁殖生物學及其種群狀況研究”的支持下,帶領項目組多次前往新疆天山后峽、和碩、和靜等地,考察高山兀鷲繁殖情況。馬鳴研究團隊采用六旋翼、四旋翼等遙控無人機,將無人機放飛至海拔3000米,成功拍攝到懸崖壁上兀鷲巢中的親鳥、雛鳥,并對巢的結構及環境進行了拍照和錄像。這不但降低了科研人員攀爬山崖的風險,還可從高空快速統計和獲得高山兀鷲窩的結構、窩卵數、窩雛數等信息。“這個項目通過實地觀測、焦點掃描、自動相機拍攝,將揭示高山兀鷲如何選擇生存環境、巢址,有助于相關保護管理措施的出臺。”馬鳴說。(本報記者 馮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