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kstarter眾籌攻略
炎熱的夏季上海卻因滿眼的綠色和五顏六色的短裙讓人忘記了白日的酷暑,而此時,上海奉賢區里這兩位年輕人卻無暇顧忌周圍的一切,剛剛通過答辯后申請到了免費辦公室,他們卻匆匆忙忙地將 3D 打印機和微型機器人模型打包好,準備南下到更加炎熱的深圳。
雖然上海能獲得政府扶植,但畢竟硬件創業需要大量零件資源,如果在上海,很多元器件不得不通過淘寶購買,導致生產速度比我的預期晚 3~4 天。
IDG 鄭蘭對 Ai.Frame 癡迷,個人出資完成了 Ai.Frame 的天使投資,加速了孫澤波和胡家祺南下的進程。
Kickstarter 并不是他們第一次眾籌,在 makefaire 組織的創客節亮相后,2014 年初 Ai.Frame 機器人就在 Pozible 平臺上做過一次小規模的眾籌。去年 3 月份正值 Pozible 進入中國,Pozible 的公關特意找到孫澤波和胡家祺,作為首批進駐產品,可以提供優先推廣資源,可惜上次眾籌沒能成功。
孫澤波和胡家祺總結,Pozible 首先作為陌生眾籌平臺,用戶認知度不夠,此外,其上線的項目偏文藝,Ai.Frame 顯得另類。
有了前車之鑒,在上線 kickstarter 前,他們特意找了上線 Kickstarter 深圳團隊 UArm 和 Air!Air!聽取意見。最后總結出一套 Kickstarter 宣傳視頻的指導意見:
使用歐美演員:由于眾籌的受眾主要是外國人,歐美用戶對外國人的包容度并不夠強,盡量避免亞洲面孔,孫澤波和胡家祺在整個視頻畫面中出現時長不到 5 秒。 表現得專業:保證發音標準,避免不經意的小動作。減少后期的特效,讓用戶覺得產品真實存在,并非渲染效果。創始人要有自己風格:對于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歐美人來說,如果創始人風趣幽默并且有自己的故事,容易能在類似產品中脫穎而出。
雖然第二次眾籌獲得了成功,但眾籌結束后孫澤波告訴極客公園,上線時間的誤判讓結果沒能達到他們的預期。由于沒有考慮到時差,項目上線時恰巧是美國周末白天,此時美國人大多會參與戶外活動,導致項目的關注度不夠。
在上線 24 小時內項目通過自然增長達到了目標,但后續沒能保持,他們分析,同一批次上線了 Kickstarter 一些冷門項目,導致 Ai.Frame 被排到展示頁面的第 3~4 頁,從而跌進了難以被關注的「Kickstarter 死循環」:沒有關注度,從而無法獲得資金支持,沒有資金支持,項目的熱度也無法被推回首頁。
從大學實驗室到 Kickstarter 的 356 天結束了,大學生創業的光環逐漸消去,在深圳找到辦公室后,后續訂單的處理,未來產品的發展等等問題將來到他們身邊,新的篇章,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