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數據后,通過無人機上的敏捷建模軟件,可以繪制出地質災害排查評估地圖,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數據來預測次生災害的發生,并對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類型、規模、區域等信息進行詳細標識,為合理分配救援力量、確定救災重點區域、選擇安全救援路線以及災后重建選址等提供參考。
以往災評觀測人員需親臨受災區域進行觀測,缺點是用時長、成本大,而運用無人機快速三維建模技術后,可實現自動判讀災害體,界定災害體邊界、位置,自動計算災害量,形成立體災情電子沙盤,為聯合指揮機構現場決策提供直觀、可靠依據。這不僅降低了調查人員的勞動強度和作業風險,還提高了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工作的效率。
目前,國際無人機快速三維建模技術呈現以下發展趨勢:一是自動化程度高,盡量減少人為干預,降低人為操控難度;二是專用于無人機的輕小型傳感器技術突飛猛進,包括可見光、近紅外、熱紅外、多光譜、激光掃描LIDAR和合成孔徑雷達SAR等傳感器都已應用于無人機;三是后期處理軟件朝著全自動、無控制點、自檢校、快速生成數字正射影像圖DOM、數字高程模型DEM和數字表面模型DSM的方向發展。
?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全球無人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