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無人機快遞在上海、廣東等地區現身之后,飛行器的研發公司、規模和詳細參數也浮出了水面。目前,在廣東東莞市和惠州市,某國際物流公司每天動用約500架無人機在發貨站間往返運送包裹,最高飛行速度時速約60公里,效率堪比一臺飛馳在城郊公路上的貨車。
據了解,該無人機由廣州極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Xaircraft)合作研發,隨后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Justin Gong向《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坦承,極飛確實與一家國際知名的快遞公司合作試驗無人機投遞項目,該種飛行器不僅能載重4公斤的貨物,續航時間最長45分鐘,而且無須人操作,全程由飛行器自主完成。由于試驗過程順利,預計到今年年底,極飛將有5000臺無人機用于快遞領域。

2013年底,EMS、UPS、DHL、FedEx等國際知名的快遞公司均表達過要加入無人機送包裹的陣營。試想這樣一個場景,一間餐廳離公司有十公里的路程,用無人機送外賣僅需要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送達,不僅可以讓顧客在冬天吃上熱氣騰騰的食物,也能為餐廳節省一大筆外賣速遞費用。
不過既然是無人送貨,一旦飛機失控從空中跌落,貨物的損失是由快遞公司、無人機公司,還是保險公司來承擔呢?由于國際上針對商用無人機的法律法規還不清晰,還沒有一家商業保險公司愿意出面承擔賠付。而且無人機的制造精度、智能程度、穩定性也缺乏統一嚴格的行業規范,美國監管部門對無人機在快遞行業的用途尚未開禁,使其并沒有像民航一樣普遍應用于物流。瑞士無人機公司Team Blacksheep創始人Raphael Pirker說:“美國民航局在欺負一個高速發展的產業,法律比需求落后了幾十年!”
而極飛的解決辦法是無人機公司既充當運營者又同時充當保險公司的角色。當飛機不慎跌落時,無人機公司會調出無人機里的黑匣子,通過查看飛行日志,找出電路板的異常情況,如果問題確實出在飛行器這邊,將向客戶賠付包括飛行器、貨物在內的全部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