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西洋樓景區今年啟動數字復原,作為西洋樓最早的建筑物,諧奇趣將最先“完工”。據了解,“數字圓明園”復原項目自2010年啟動,目前已利用3D技術恢復了包括正大光明殿在內的41處景點。科研人員使用無人機航拍以及古建筑測繪技術,首次對西洋樓遺址展開全面“摸底”。
“摸底”西洋樓遺址
“數字圓明園”復原項目發起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郭黛姮介紹,今年復原的核心將是西洋樓景區,但西洋樓景區圖紙留存較少,復原難度頗大。
“現存西洋樓的歷史資料,主要是清代傳教士的銅版畫,以及圓明園被焚毀后一些外國攝影師的黑白老照片。”負責“數字圓明園”復原項目的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肖金亮說,為全面掌握西洋樓的數據信息,科研人員使用三維激光掃描、無人機航拍以及古建筑測繪技術,首次對占地80畝的西洋樓遺址展開全面“摸底”,目前相關數據正在整理,明年將出版西洋樓測繪圖集。
諧奇趣將最先“完工”
歷史上的西洋樓景區位于圓明三園的東北角,占圓明園總面積的九分之一,包括諧奇趣、蓄水樓、養雀籠、黃花陣迷宮、海晏堂、大水法、遠瀛觀等十余組建筑,復原從哪里開始?對此肖金亮透露,作為西洋樓景區最早的建筑物,諧奇趣將按原有的高度和尺寸首先完成3D復原。
據悉,在對西洋樓景區的測繪過程中,科研人員在遺址中發現很多琉璃構件。肖金亮透露,西洋樓的外觀并不是單一的白色石頭建筑,很多地方用紫色、黃色、綠色的琉璃進行裝飾,墻面上貼著琉璃和磚燒制的花紋,這些圖案也不是純西方的,而是加入了中國元素。
在遺址中還首次發現了中國的丈尺,從這個側面也可以證明西洋樓是由中國人建造的。
長春園復原將降低精確度
在西洋樓復原的過程中,中意兩國的古建專家在時隔300多年后再度攜手。肖金亮解釋,西洋樓由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等人設計監修,中國工匠參與建造,“很難說清楚這組建筑哪里是洛可可風格的,哪里是巴洛克風格的,有必要跟西方學者一起判斷其中某一部分的真實來源。”肖金亮說。
肖金亮表示,諧奇趣的復原僅是一個開始,西洋樓景區的全部建筑都會陸續復原。根據“數字圓明園”項目的進展,計劃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完成圓明園全部景點的數字復原。不過,肖金亮也坦言,所要復原的剩余景點主要位于長春園和綺春園,缺乏大規模考古發掘的條件,因此在復原的精確度上可能會降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