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14年9月7日報道] 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的報告報道了其在無人機發現-規避技術上獲得了巨大的進步。新突破涵蓋了地面系統和即將進入采購階段的機載系統。
2014年6月,國防部采辦官員弗蘭克·肯德爾曾向國會提交報告,報告主要報道了關于將無人機整合于國家航空航天的研究進展,另外,報告還報道了美軍海軍陸戰隊已在北卡羅來納州切里波因特的海軍陸戰隊航空站裝備了國防部批準的地面發現-規避系統。國防部與聯邦航空管理局就國家航空部門整合無人機系統問題進行了密切合作,開發通用可靠的發現-規避系統將是國防部面臨最重要最昂貴的任務。
美國空軍去年在新墨西哥州的Cannon空軍基地完成了地面發現-規避系統的研發,根據報告內容該系統在2014年4月獲得運營批準。完整的通用地面發現-規避能力將使得國防部2015財年能夠在常規飛機以外使用無人機系統。
屆時陸軍將在五個通用原子MQ-1C“灰鷹”作戰場所批準建立地面發現-規避系統。與此同時,美國空軍也將領導通用機載發現-規避能力的研發。在2005年,美國空軍實驗室采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RQ-4“全球鷹”監視無人機進行試驗,啟動了發現-規避飛行測試和多目標自動規避項目。
通過多目標自動規避項目建立的成熟的傳感器技術和算法為研發集成自動化的發現規避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而且該能力與平臺和傳感器無關,易于集成于美國國防部和其他部門定制各種傳感器,具有極大可擴展性和模塊化能力。
多目標自動規避系統展示了原型傳感器的機載發現-規避能力,另外早先在改進型里爾噴射機上應用的軟件也有突出表現。這些技術通過自動駕駛系統的操縱在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管制空域可以有效避免多目標的碰撞。該系統促使在美國空軍全壽命管理中心的情報、監視與偵察項目與特種作戰部隊項目中采購美國空軍實驗室的該項研發成果。(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