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打造西南方向應變機制應對中國
日本航空自衛隊近年來也在極力加強所謂西南方向應變機制,實際上隨著上世紀90年代前蘇聯的解體,日本開始考慮將所謂的防御前蘇聯為主的“北方”向以遏制中國為主的“西南”,近年這個轉變有加快的趨勢,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就是所謂的防空探測系統前移。
日本將部署預警機消除防空漏洞
日本政府在2013年11日擬定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概要稱,自衛隊將引進新型早期預警機和無人偵察機,以加強西南諸島的警戒監視與防空能力。
概要說,在沖繩縣與那國島部署沿岸監視部隊,引進可以垂直起降的飛機;海上自衛隊宙斯盾護衛艦將由6艘增至8艘,分別在4個護衛艦隊部署2艘,將F-15戰斗機飛行隊由1個增至2個。
而在2014年4月20日日本航空自衛隊那霸基地(位于沖繩縣)啟動了“第2飛行警戒監視隊”,該監視隊將以裝配高性能雷達的早期預警機E2C為主軸。此舉旨在強化對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沖繩縣西南諸島的警戒監視網絡,構建應對中國進入日本主張的領空的體制。日本航空自衛隊在青森縣的三澤基地配備有13架E2C飛機。此前為了應對中國飛機反復接近日本主張的領空的行為,日本從三澤基地向沖繩周邊空域派遣E2C飛機。
目前日本航空自衛隊的E-2C預警機已經按照鷹眼-2000的標準進行了升級,它對于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離可以達到500公里左右,對于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也可以達到270公里以上,探測范圍幾乎直逼中國海監的山基地,如果日本航空自衛隊再在宮古島布署一支由數架F-15J組成的特遣分隊的話,那么就可以在中國釣魚島上空形成一道比較嚴密的結語。
中國目前已實現對釣魚島的常態化巡航(據最新消息中國海警船已連續36天在釣魚島海域巡航,創下了迄今為止最長的巡航記錄)。未來就不能指望依靠“偷襲”來執行監控釣魚島。同時我們應該時刻警惕日本利用中國的雷達盲區侵犯中國領空。加大自己的空軍力量,提高自己戰機和預警機,這樣在未來才能在中日爭端中擁有強硬的底氣。空中攔擊線。這是需要我們十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