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金嶺鋼鐵廠屬于國家明令淘汰的小鋼鐵企業,但是靠近山區、遠離城鎮,長期脫離監管視線,一直沒有被發現。在環保部組織開展的一次無人機執法檢查行動中,航拍發現了其違規生產、污染環境的事實,如今這個小鋼鐵企業已經被當地政府取締。
從去年11月起,環保部門開始使用無人機航拍新手段進行環境監察執法。無人機成為環境監察人員的“千里眼”,“斬污”有了新利器。
無人機執法更獨立,不受空間地形制約
嚴重的大氣污染已經成為群眾的“心肺之患”,也成為群眾最關注的環境問題。根據環保部公布的2013年熱線舉報案件處理情況,2013年涉及大氣污染的舉報占到受理總數的73%。
大氣污染這么嚴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污染監管能力不足,監管手段匱乏。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工作人員張大為介紹,常規的環境監察手段主要有明查和暗查兩種方式。采取明查方式,企業一般會提前有所準備,調整到比較好的狀態。采取暗查方式,僅能發現廠區外圍排污情況,監察不到廠區內部情況,效果大打折扣。大氣污染問題又比較難以固定證據,有時接到企業違法排污的反映后,環境監察人員馬上趕過去監察。結果,企業排污正常。監察人員離開后,問題又出現了,群眾投訴又來了。個別企業經常玩這種把戲,環保部門很是無奈。
怎么及時發現大氣污染,如何取證?違法企業和環境執法人員打“游擊”,怎么應對?
從2013年11月起,環保部門開始使用無人機航拍新手段進行環境監察執法,主要用于對鋼鐵、焦化、電力等重點企業排污、脫硫設施運行等情況進行直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