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為介紹,無人機的巡航速度一般為每小時100—150公里,可以搭載高分辨率攝像機、專業光學相機、紅外相機等。在100公里以外獲取的地面高分辨率視頻數據實時傳回指揮車,無人機航拍獲取的影像資料分辨率最高能夠達到0.04米,“這相當于無人機可以在1000米的高空,清晰地分辨出地面上火柴盒大小的物體。”張大為說,依據傳回來的影像資料,監察人員可以初步判斷企業是否有違法行為。
張大為向記者展示了無人機拍攝的圖片,偷排偷放、脫硫設施不運行等違法行為都能夠清晰地呈現。
“無人機作業高度在700米—1000米。這個高度完全不用擔心會被地面企業發現。”張大為說。
地面核查鎖定證據,依法進行處罰整改
無人機落了地,但是檢查執法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分析材料、保存證據,通過無人機執法檢查,抓拍到企業的違法線索后,環保部門還要進行地面核查,來鎖定違法違規證據,然后交給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進行處罰并督促整改。
陳善榮告訴記者,無人機執法效率高、無盲區,效果也很顯著。今年6月份,環保部環境監察局、監測司聯合衛星環境應用中心、華北環保督查中心,在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的重點地區進行了無人機執法檢查行動。經地面檢查核實,共發現60多家企業(單位)存在環境問題,大部分企業已由當地環保部門處理處罰,正在進行整改。
無人機能迅速前往需要監察的區域,并獲得企業污染的證據,這為環保部門及時發現并處理污染行為打下基礎。看似不起眼的無人機,成為環境監察人員的“千里眼”。陳善榮介紹,不少企業老板看到航拍資料如此清晰、真實的時候,十分震驚,再不像過去那樣推諉狡辯,老老實實承認了違法事實,接受處罰。
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將無人機應用于“斬污”行動?張大為介紹,環保部將嘗試使用無人機搭載。
?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全球無人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