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用無人機真的“遍地開花”之前,先來看看已經種下的有什么類型的“種子”吧。
當黑客
在2014年3月的黑帽(Black Hat)安全技術大會上,安全公司SensePost的一架可以獲取用戶準確位置并竊取個人數據的無人機Snoopy亮相。其攜帶的電腦裝有該公司的軟件,對處于搜索WiFi信號中的手機,可以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入侵并竊取個人數據。
很多的智能手機用戶都不會特意關閉WiFi連接設置,也就是說,他們的手機會一直處在搜索可加入網絡的狀態下,包括之前連接過的網絡信息也會保存——所以這些手機輕易就能成為被入侵的目標。
三年前開始研發Snoopy軟件的Glenn Wilkinson表示,網絡名稱的不同讓輕易定位這些網絡成為可能。而Snoopy無人機不僅可以整合用戶正在搜索的所有網絡名稱,還可以利用MAC地址,對手機進行實時追蹤。
此外,在中間人攻擊(Karma attack)下,用戶曾經加入過的網絡還可被模擬,并在用戶加入這樣的“假網”后獲取其在“真網”上的相關賬號和密碼。
Snoopy軟件目前可以在“地面設備”上使用,比如電腦、裝有Linux的智能手機、還有開源的小型機。其一旦安裝在無人機上,將可迅速覆蓋大面積范圍,收集包括家庭地址、銀行卡信息在內的各種資料。

裝有Snoopy軟件的四軸無人機
1. 谷歌
BBC 8月28日報道,谷歌的Google X實驗室進行一個名為Project Wing的項目已有兩年。
這個項目最初的設想是向疑似心臟病發作的人投遞除顫儀設備,認為無人機比救護車的速度會更快。谷歌表示,其長遠目標是開發可以向孤島區投放救災物資的無人機。
因全球其他地區對無人機試驗的管制較嚴,谷歌根據“漸進原則”將澳大利亞選為試驗地點,試驗的原型機已經成功向昆士蘭的偏遠農場成功投遞了包裹。